第三階段:擁抱人生

 第9站 輸過、絕望過,鬼門關走過

 

輸過才算A咖

 

修練了自己、滋養了朋友、服務了顧客、整合了敵人,就變成A咖?那也太容易了!

人生起伏循環,成敗都是幻影。

順遂時應該憂心,禍患就要來了。

 

所以正真的A咖,除了可以乘風破浪,創造彪柄功業,更重要的,是能挺過失敗、挫折、低潮、寂寞,甚至死亡的陰影。

 

這一生我不斷地失敗,而那正是我成功的原因。

挫折像痲疹,最好早發生。年輕時復原力強,睡一覺,明天又是一條好漢。

但若一帆風順到大,毫無免疫力,一但跌倒,可能就爬不起來。

 

然而我們的文化,特別害怕失敗,更害怕年輕時失敗。

 

不輸在起跑點,並不代表不會輸在中點或終點。輸在起跑點,也不代表一定會全盤皆輸

「不要輸在起跑點」的思維,背後有兩個迷思。

第一個迷思,是成績差,就是輸。成績好,才算贏。

評斷學習成果,成績是最客觀、快速的方式,卻不是完美的方式。成績高低,不完全反映學生資質。它牽涉到教學的方式、考題的內容、考試的技巧。

 

但「會考試」,是學生進入社會後的必須能力嗎?是學生貢獻社會的必要條件嗎?是學生創造幸福的必要技巧嗎?

 

「不要輸在起跑點」背後的第二個迷思,就是人生是一直線。

如果是一直線,只有一條路,大家都往同一個方向跑。起跑落後,當然追趕會困難。

但人生,至少是進入社會後的人生,不是一直線,也不只有一條路。機會和陷阱,同時從四面八方飛來。甚至原來走的那條單一道路,也會斷裂或岔開。

 

而應付這些機會、陷阱、岔路的方法,那一直線的教育從來沒教過。大家只好各憑本能、個性、價值觀隨機應變,有的人異軍突起,有的人天分埋沒。

 

「大事」的定義未必是名利雙收,而是他們活得與眾不同,也造福了別人。

 

態度1:沒有人比死亡更大聲

 

「因為過往成功的沉重沒了,我再度像初學者一樣輕盈。對任何事,都不再那麼確定。這讓我走進人生創意最豐富的一段時期。」

 

「死亡是世上最好的發明,它汰舊換新,今天你是新,很快的你就是舊。」

所以,

「時間有限,別浪費時間去實踐別人的期望。」

重要的是,

「既然你終究會死,就不必擔心冒險會讓你輸得精光。反正遲早,你都會輸得精光。」

態度2:拉長時間,挫折只是胡椒

任何行業都一樣,當你把時間點拉長,對成敗的評價就不一樣。挫折的份量,只像胡椒。有一點嗆,敏感的人會打噴嚏,但其實不影響菜的色香味。

 

卡在短期「事件」,忘了長期「願景」。

一開始願意賭一把,開始長期規劃,你還有5%的機會。

長期規劃後,就可以用平常心看待短期的挫折。有些挫折,是倒楣或厄運,你付出慘痛代價,卻學不到任何東西,這種挫折,就默默接受。但有些挫折,讓你看清人與事的真相,幫助你增長智悅,這種挫折,就熱烈擁抱。

 

擁抱挫折當然很難,因為人都很實際,難以看到挫折的長期效益。

挫折一個實際的好處:逼我們專注。

第二站提到:成功,會帶來分心。那麼失敗,則帶來專注。

 

因為失敗後,不會有人來找你做這做那,甚至過去找你故這做那的人,會巧合地開始遠離。

當下會感歎人情冷暖,但轉念想,這其實是人間福報。因為你終於可以毫無外界干擾,很純淨、南專一的,做原本該做的事。

 

「失敗的好處是清掉你生活中不重要的東西。我不再偽裝自己是那個完美的版本。我開始把所有精力,集中在對我來說唯一重要的事(寫作)。如果當年我『不幸』地在其他事情上成功,也許就不會有決心去追尋真正適合我的寫作。」

 

是的,成功,有時是一種不幸。就像美好,總是招惹很多蒼蠅。

挫折幫人過濾

其實,失敗不只清掉不重要的「事」,也清掉不重要的「人」。

成功時,身旁擠滿了人,每個人都對我們很好,很容易讓自己誤以為大家是喜歡我們這個「人」。其實,大家只是喜歡我們的「成功」。因為我們的「成功」,可以幫助他們「成功」。一旦我們這「成功」沒了,人潮就散了。一旦別的人有了這「成功」,人潮就向別人那裡湧去。

這是人際關係的本質,不需感歎「世態炎涼」。別人會這樣對我們,因為我們也是這樣對別人。捫心自問:對於有錢、有名、甚至只是長得比較漂亮的人,我們是不是就比較客氣?

 

我心目中真正成功的A咖,未必有錢、有名、長得漂亮,但都燦爛地失敗過。他們失敗時,只剩下失眠的天花板,和堆積如山的帳單。但能很快轉念,不看短看長。他們回歸基本面,一方面低頭專注地把熱愛且擅長的事做好,另一方面抬頭看到更遠的未來。在低頭、抬頭之間,視野變得更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匿名的引路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