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我寫的一篇【為什麼讀書?】

http://newmonkey48.pixnet.net/blog/post/44507347

 

我的人生因為讀很多書,而逐漸的提高的能量,但也認為讀過頭了,而懷疑自己,是否有知識障,而逐漸不讀書,然後能量又下降了。

 

最近看奧修的名望、財富與野心這本書。

會看的原因,逐漸是接觸了跟創業有關的事物(後來也不創了)

也在想如何增加財富。

 

但看完後,我發現,我們只是貪婪。

 

奧修說的很好,當然我對金錢不貪婪,那就會對那些有錢人,就會視為神經病一般,

我們應該貪婪,對錢的貪婪,才會對那些擁有很多錢的人嚮往,但如果沒有對錢的貪婪,對於收集錢的人,就會視為神經病一般。

 

我個人突然間的想法,如果現在的「錢」,變成了「石頭」,你覺得擁有一堆石頭放在家裡的人,是不是很怪呢?

 

而我之所以讀過頭,我想,我就是對「知識」的貪婪,會想說,自己是智者,應該要懂很多,讀大量的書,希望自己什麼都知道,對知識不斷的累積(就跟有錢人累積錢一樣,而聖人就是累積知識吧?那是因為假設自己想成為聖人的時候)

這種感覺,感覺就是貪婪。

也有許多人對不同的東西貪婪,聖人(不是那種開悟的聖人),對永恆的貪婪,

也有人對「術」的貪婪,也有人對「名望」的貪婪,

 

那本書也提到了,

「注意力」是一種毒藥,我也中了這樣的毒。臉書會讓人想要被人關注,可能會想po許多的哲理,吸引別人的關注,但別人不關注了,就會想用發飆罵人的方式讓人來關注,別人也對你不關注了,這時候更怒了,因為臉書可以停止追蹤,這時候,如果我無藥可救的時候,可能就是自我毀滅,就會像罪犯一樣,有些罪犯,會想受人關注,而犯罪。這真的是有其可能的事情。

「野心」是一種毒藥,我也中了這樣的毒。但也點醒了我,你可以變得更接近詩人,但不能變成有名的詩人,想成為有名的,你就不可能更關注在寫詩上面,而是變成有名上面。

所以我們做任何有意義的事情的時候,如我想成為工程師,或許要許的願望是,我想越來越專業在於我的工程師身上,而不是成為有名的工程師,那將會更難關注在我如何增進我的技術,而變成了關注於我如何讓我出名。

往往成功與金錢,真的是偶然的。

 

在創業或做產品,我想許多的創業家的第一個想法,想賺大錢,成為第一名的企業,最有錢的什麼人,但這樣一來,你就不是有做一個好產品。最後不用說,必然的失敗。

做好產品,未必能夠成功與賺錢,就看成功與錢是否偶然下發生,但如果只想要出名、有錢,(而且又有更大的野心時,如第一、最強、最知名),那可能將不如你所願。

 

我想我在讀書方面,我犯的過錯,或許就是對「知識」的「貪婪」,對「金錢」的「貪婪」,對「名望」的貪婪,

貪婪用各種形式存在著,而非只有「金錢」而已,

這說明著「慾望」這樣的東西,

我讀著我非必要的書藉,因為想知道更多,想無所不知,除了買了一本本書外,覺得不夠,各系列的書都想買,我想這就是一種貪婪。

拋棄了貪婪,你只會去做「絕對」必要做的事情,而不會再去做不必要的事情。

 

他說了一些「慾望」的例子,如果你已經有一棟房,你又想買更大更新的房,有時候是不必要的,是「慾望」所趨使的。

「慾望」永遠不會被滿足的,當你有一棟,慾望會讓你想有第二棟,當你有了第二棟,慾望會讓人想有第三棟。

 

瞭解「慾望」與「需要」的差異,就會使你變得不一樣。

 

如今對於書藉,「慾望」,使我買了歐林系列、奇蹟課程系列、其它系列的書籍,但我沒有去讀他們,我用不到(說實在的就是沒必要的)

而「需要」使我買下了「奧修」的這本書「名望、財富與野心」。因為我想瞭解成功,我看了標題,在書中隨便翻,發現我讀的下去,有些書我是讀不下去的,隨便翻時找無共鳴的感覺(掃射卻無法讓我停在字裡行間),而這本書我竟然掃過去,有興趣看,

提到了讓我解惑的部分,突然間我解了一些心靈的鎖鍊,我明明不想花錢的,結果,我買下去了。

 

是的,我確信我要買下他,而且我想看完他,所以我看了。很高興的,我從中領悟了不少。

 

而其它的書籍呢?我為了創業,而買了一些書籍,但說實在的毫無共鳴,

後來我捨棄了創業,說實在的,為了創業,或許是一種「慾望」,而不是我的「需要」,

我的確沒有很想創業的需要,只為了「有名」、「能夠在朋友間似乎有一種不同的優越感一樣」,是的,差點,如果我認不清我並不是想創業,因為我對主題沒興趣,我可能想賺錢、可能想有名、可能想有自己的空間與管理方式,但發現最終那是一種「慾望」的趨使。

我看清楚看見,這個「主題」我沒興趣,這個「主題」不會賺錢,而且也不是我的興趣,那我為什麼要創這個業,做一個沒興趣、沒收入,只為了意義的「慾望」,差點,我可能就自我毀滅了,也說不定。

我停止繼續,喊卡。

 

再去問了朋友們,一個創業成功家,

他說,我前一份,的確離開是對的,對方老闆的決策錯誤,穩死。

第二個,也不是說對,也不是說錯,若你有兩億的資金,就對,但沒有,就很困難。

是的,沒資金就是困難,並沒有說這主題不對,只是沒資金,就跟穩死沒兩樣。

 

他也說的沒錯,當你做起來之後,人家看你有餅吃,人家有錢,做一個跟你一樣的東西,馬上就把你打趴了,因為他有現有的會員人數,而我們呢?沒有。

 

的確,一個經歷過創業人生過後的人,看的比較實際,也準確,

我呢?只是一個初學者,但還好,我有這群朋友可以提供我不少意見。

讓我即時的收手,不是自己毫無承諾、言而無信、膽却害怕,而是直覺告訴我,這有問題,若我堅持下去,或許我保有了一些名譽,但或許也因此毀了一生、做別人的陪襯、葬品。(畢竟是對方想創業,找我合夥,有眾人的資金、能力或許會比較順利,那真的也錯了)

 

在我感覺,市場,不會買單,做跟人一樣的東西,只是改變了外殼,不是一種創新,用別人用過的商業模式,想模仿複製,也是失敗,

覺得做的東西,不是一種創新,做的東西不是一種低資本能處理的事情,做的東西不是一個新的市場,隨時別人轉型,就能取代你的位置。

在來取得資金的方式為比賽,更說實在一點的實話,比賽這種東西,在台灣或類似的比賽,我朋友說,得名的方式很簡單,規則就是,多少使用者,多少人買單,就這樣,沒有人排隊搶吃的的餐廳,就算是什麼稀奇古怪食物好了,創新創意的食物好了,就跟沒人想吃的餐聽一樣,評審怎麼看都知道,這沒人吃的東西,怎麼可以得名,只因為他的食物創新創意嗎?但沒人吃就不是創新創意了,就這樣。

 

雖然參與所謂的「創業」,不是真的「創業」,三個月的startup團隊,及還不是團隊的創新創意比賽,中途我先跑了。

這樣的五個月,我懂了許多。

創業的確沒有你想的這麼簡單,當然也不簡單,一定是有點難或很難,不然怎麼叫創業呢?

但,只有「不怕難」的個性與堅持的毅力,感覺是不夠的,覺得不能沒有「腦袋」的樣子。或許我針對的是資訊科技方面的創業,他絕對不是一個不經過謹慎思考,就隨便跳進去的亂闖的。

或許你有毅力與堅持,但兩年的時間,你可以不吃不喝,你的合夥人可不是能不吃不喝的傢伙呀?

你的主題、夢想,不等於他的主題與夢想,

 

在於不是我的主題也不是我的夢想時,我發現,我像是一個陪葬品一般,他可以不覺得創業辛苦,我可是覺得創業辛苦呢?做著自己不想做的事,可是辛苦的呢。不是為了我的夢,那這是什麼呢?只發現我很蠢,這樣。

 

不過或許就是我該經歷的過程,五個月,再次一瞭解所謂的「創業」,與四年前曾有的「創業」,又是進一步理解不同的層次。

是的,我不創了。我目前還沒有所謂「創業夢」,某個夢想還不是跟創業有關,目前,還在想的是學技術方面,而沒有想說,要做什麼想做的而世上沒有企業做的事。

 

所以我退了,繼續賺錢存錢,所謂的夢想,不想隨便是因「夢想」之名,而創造「夢想」,那我才是覺得奇怪的。

我曾經有個夢想「當程式設計師」,可不是為了創造而創造出來的,真的是因為有興趣寫程式,而有了這個夢。

所以,創業,還是等某個事業真的是我有興趣去創造的,再來創造吧。

 

突然間我似乎只是在學習,說起來,我覺得荒謬,不過這就是一種學習,若他能在學校學得,有可能嗎?在學校時,你不會想說捨棄目前的工作去創業,捨棄高薪去創業,因為在學校連工作都還沒開始呢,這種心理因素,你就感受不到,怎麼學這過程的心理因素呢?

或許我們就是在失敗中學習,這是一種失敗,也是一種學習。

 

離題了,就這樣,由知識的貪婪,轉成了我的創業歷程。(不是真的創業的創業)。就這樣以此畫下句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匿名的引路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