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發現這本書,主要是冏星人的影片有介紹這本書。

我擅長看一些有價值的人、事、物。

覺得冏星人的介紹的書籍,就像懂得販賣對的產品,或像是專業的人員、專案經理一樣,

有專業的知識,能夠正確的描述要做的事物,當然也表示能正確的推薦對的、適合的書籍給我們知道。

 

因為相信他是對的人,正確的人,所以就會相信他推薦的書籍。

所以,當我知道有這本書的時候,就下訂了,直到最近才開始讀這本書,兩天就看完了,

邊看的時候,也使用他的方式,突然間理解速讀是怎麼一回事,就很快的閱讀完這本書。

先讓自己對這本書產生興趣,可以先看以下冏星人的影片

==============================================

再來,進行簡單的文字心得介紹,不見得無誤的描述這本書。或理解這本書,畢竟我讀一次,並很快掃過。

正常來講,依書籍說的,應該要讀三次。

 

哪三次呢?

一是大綱,封面、封尾,看十次,約兩分鐘。

二是前言、後記,約六分鐘。或十幾分鐘吧(其實我只記得大意,沒真正記下所有明確的數字。

三是像閱讀報紙一樣,挑自己有興趣的書,重覆的看。約十五分鐘或三十分鐘。

很可能,三十分鐘就一本書了。

但我沒這麼強,我總觀看時間,約六小時至十二小時左右。用著自己零碎的時間,在捷運上看,在家看,在吃飯的時間看。

我兩天時間,扣除上班時間睡覺時間。48小時,扣掉了16小時上班時間,16小時的睡覺時間。剩下的約十二小時。

所以十二小時能看完一本書。當然沒這麼的久。

若依我認為的時間觀看,應該是捷運一個小時、吃飯一個小時,在家閱讀時間六小時,很可能只花了八小時以內的時間就看完了。

其中並不是很認真專注的在看書,而是斷斷續續的,會上上網,看看手機,才開始閱讀。

 

可能這次對本書驚奇的地方就是,

他提出雜學資料庫的概念,透過人生的知識、資訊、經驗,加上速讀技巧,的一種速讀法。

 

他認知,為何一本書會看得看,是由於你有既有的知識,所以在看相關的書籍,就會特別快,所以特別強調累積資料庫(累積你所知道的書籍相關知識)

為了讓大腦能累積資料庫,所以做了三次閱讀方式,並每次約讀重覆閱讀十次(大綱十次、前言十次、內容挑著讀標題、有興趣的十次)

好讓大腦能夠累積資料庫,

 

這是一種複利模式,也就是你曾經累積過的知識、資訊,再重新讀一次,又會比前一次更快,

也會影響到你讀相關書籍的速度,所以會越來越快。

所以越累積越多,則閱讀速度越快。

所以才稱之為雪球速讀法。

 

而速度技巧上,就是兩個概念

「閱讀時不轉換聲音」

「閱讀時不求甚解」

 

意思是,就像我們進店裡看菜單一樣,看了菜單,你不會轉換為聲音,但你卻知道意思,就容易一眼掃過去,就理解。

但所謂不轉換為聲音,也不是真的不會變成聲音,而是不刻意的去轉換,而是有點像潛意識或反射動作一樣,他自己就會變成聲音,轉換速度很快,快到不知道自己有轉成聲音。

一掃而過卻知其意。

但我實測的感覺是,我可能稍微需要轉成聲音,但是有需要轉再轉,有些內容,一看,就知道的時候,就不需要,但可能一看不知道的時候,可能會需要,看自己要不要去懂他。

但依第二個觀點是,閱讀時不求甚解,即時不懂,也不要停,就繼續跑。

就像參與別人的對談,可能一開始不太聽得懂,但隨著久了就逐漸理解意思。

透過重覆閱讀,就可以將原本一開始不懂的,逐漸懂了,

透過讀標題大綱,除了累積雜學資料庫及重覆閱讀,也可以練習培養「閱讀時不轉換聲音」的一種讀書習慣。

因為重覆看了幾次之後,逐漸會認知不需要轉換成聲音,就變成不太會用轉換成聲音的閱讀方式。

 

整體來講,這本書的大綱就是

速讀能力 = 速讀技巧 X 雜學資料庫(知識、資訊、經驗等)

 

大概能懂我三行大標題的意思後,應該就掌握這本書的大意。或引起你的興趣去讀這本書。

 

而我如果要為這本書下一些關鍵字的話就會是

 

重覆閱讀

高速閱讀

不求甚解

累積資料庫

複利

習慣不轉換聲音

積讀

 

這裡講積讀,就是你可以放著書籍,將標題讓你看到的地方,等有一天,興趣來了,你會拿出來看之類的。

我家裡書堆真的很多,我會想看哪本書,也是突然間看看標題後,覺得這個有興趣,就拿出來看。

也沒想到,就這樣一路又因為一本又一本的書,又改善我人生不少地方。

別說書買來沒用,放著也有用,但在買書時,建議是會是封面、書名都讓你感興趣,看了書的內容,又覺得不會翻不下去的,買了,回去放時,就讓標題呈現在你眼睛容易看到的地方。

 

因為這本書的心理建設,我開始覺得,用感興趣的讀書方式來看書,就是不需要去理解他,有興趣,拿來看書翻閱,不要覺得一次就要看懂,而是重覆翻,

這樣不會有壓力,就隨性亂翻,會讀三次以上,重覆閱讀,

像我就用這種方式,翻人月神話,因為不勉強,看不懂也無所謂的心態,很快就翻完一半了,先是各十次的閱讀,反而第一次不懂,第十次就懂了,

翻了十次後,對標題也產生了記憶力,看書是愉悅的,也不會覺得看不下去,就變成像白開水一樣的喝下去一杯,不會覺得很難吞下。

並因為重覆閱讀的關係,反而變成更能記憶,而不像一次讀完,反而不太容易記住。

原來記不記得住一本書,跟重覆閱讀有關。

 

這讓我想到我考試的時候,因為平常考就有在閱讀該章該節,整篇讀完,

等到段考,我就會複習整篇章節,

等到統測,又會再讀整篇章節。

 

這樣也是另一種重覆閱讀吧。

但如果我又回到過去就學時期的話,

或許我每篇章節,都會讀個十次。這樣就很能記住很多內容。

並且培養雜學資料庫與閱讀習慣、加上複利的效果加上去,

會變得讀許多的書都容易上手,快速學會。

這本書建設了我學各種領域知識的一個強心針,原來進入不同領域的書籍,可以玩這招。反正學不會沒關係。

就翻翻,一直翻,知道重覆閱讀,就能學會,這樣就清鬆多了不是嗎?

 

就跟認識一個人一樣,多聊天多出去幾次,就變很熟一樣。

熟了,就容易溝通。

閱讀就是這樣,多讀幾次,就很熟了,就會越變越快。

 

我想起我工作上,我們訓練菜鳥的方式,

就是讓他一段時間不斷的做同樣的事,重複20次以上的測試、每天做同樣的雜事,每次做同樣的切版,遇到我們說什麼,他就要反應什麼。

這樣連續兩個月下來,也是一個切版大師了。

從完全不會HTML、CSS、JavaScript,現在已熟到某種程度。

 

習慣、重複、累積資料庫,就像是工作一樣,因為每天都做同樣的事,你在遇到同樣的問題,速度絕對比以前的快很多。

由於我都工作一年左右,雖然都同樣一件事,但由於換不同環境不同的工作方式,剛開始都會慢,無法很快的處理。

但久了,我也累積了自己的資料庫,自己的Library,重複利用下,真的有複利效果,開發同樣的東西,可以說,瞬間秒殺。

 

我想閱讀,只是沒有去累積,如果每天都閱讀,及每天對閱讀方法,有一定的瞭解與累積,最後方法的熟練度與使用度到很高的狀況時,

就會變成瞬間秒殺一本書。

 

原來不只工作上累積經驗,閱讀也可以累積,以便讓你從事相關的事,會越來越快,

當大量閱讀成了一個習慣與複利效果時,他所取得的相關知識、思考方式、觀念,也會快速影響一個人應變環境的能力。

讓你做起事來快很多、方法也多,也使你更容易成功許多。

 

加油,一起累積資料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匿名的引路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