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新世界》 有提到小我,也有提到痛苦之身

而小我,可能就是一個思考、思想,也就是其實無我或無想,可能偏向你的本我,而非本我,就是小我,

這是我的解讀,可以不信,

而思考,可能就是不是正面思考就是負面思考,

所以變成是一種本我與小我的選擇,要不選擇正面思考,要不選擇負面思考,

其實或許有不思考的選項,但不思考會如何,就只是維持能量不增不減,如同股票一樣,就是就是不漲不跌,

但總會有一個象徵你目前的數字(股價)

不過卻有另一種影響,就是不選擇也是一種選擇,選擇隨波逐流。受環境的影響。

 

那一個新世界講的痛苦之身,其實就是人出生,除了你所知的有形的自己,也有所謂的無形的負面能量體,這負面能量體,可能來自你父母,或來自遺傳,來自環境所組成的你。

而這個你,最喜歡的能量就是負面能量或痛苦,所以才稱為痛苦之身,

只要他飢餓的時候,就會引發事件,去刺激別人的負面情緒,好餵食自己,

痛苦之身,會喚醒另一個人的痛苦之身,並彼此餵養。

所有一切負面的發生,痛苦的發生,都是因為這個痛苦之身所觸發的,

也就是,真的不是所有人都是不好的,而是所有的本我,都是好的,只是披上了這個痛苦之身,而產生了不好的行為,

也變成,我們盡可能不去反應,而要有一個理念,對方所做的行為,只是他的痛苦之身所引發的,

 

我們不反應,也就不會引發自己的痛苦之身、餵養自己的痛苦之身,而使得自己也引發同樣的情緒,

 

過往的記憶,會影響你思考,你的思考會影響你的情緒,你的情緒會循環的創造思考,

痛苦之身,觸發了負面情緒,並觸發了負面思考,負面思考再產生負面行為,行為再輪流的產生負面情緒、思考,

我們要選擇當下、臨在,也就是覺知自己的思考,當知道自己在思考什麼的時候,也就是觀察者去觀察到自己內在的思考者,

當有覺知的時候,會變成無所謂的有意識的,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也非反應式的無意識反應,

 

以上是淺解,需要懂更多,得去看《一個新世界》,

用說的通常都會被扭曲(包括我也容易扭曲,別忘了思考也是小我,認為自己靈性很高、或很聰明,或對的,都容易讓人以為是自己,但是小我的圈套,但我們不討論太多,去辯這個,也輪為小我的範圍內)

變成我們要覺知自己的思考,這樣就夠了,進入所謂的臨在,選擇自己如何去思考,

 

有時候,總要超越意識,可能不把思考當做自己,而本我是覺知的,是覺知到自己的思考的那個本我。

那本我,更高於思考本身,而不把思考當做是自己。

有時說是自己內心的感受或想法,結果也輪為把這種思考認為是自己,而小我變成自己,思考變成了自己,而過著思考本身要過的生活。

被這種思考,塑造了自己的形象,而非本我的形象。

 

嗯,到了本我,或許,要自己去理解,我是覺得在那個不需要講什麼話的世界裡,

因為你需要高於思想本身的範圍,要讓思想不是自己,而在覺知自己的思想,

其實就是覺知自己的思想,這樣就夠了,此時此刻當下,覺知到自己的思想,如同我們看螞蟻,而非螞蟻本身,如同三次元看著二次元,我們不是二次元本身

如同看電影,我們不是電影裡的角色,我們是觀眾。這種次元與元次之間,維度與維度之間。

觀眾與演員,人類與螞蟻,在靈性的世界,就是本我與小我之間

跳到更高層次,就是覺知與思想之間

以這樣的想法繼續下去,可能會對你所生活的環境有更不一樣的感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匿名的引路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