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00130722-B.JPG    

這一本是股神華倫.巴菲特的兒子,彼德.巴菲特所寫的書,書中的內容,描敘著他的成長過程、還有他對世界的想法,

以及他希望寫這本書能夠帶給世界有怎樣一個不同的想法。

這是他的自傳,也是他如何做自己的過程以及如何想、如何思考、父母如何教育他、如何做自己想要做的事。

-----------------------

漸漸的我也想要將一些比較實務性質的,就是在生活中過的快樂的人的書籍打其中的書中的一些名言格語,

一些能夠給人不同觀點或想法的短語。

我不一定要透過我講,讓別人能夠獲得領悟或啟發,我可以打書中的內容,好讓有興趣的人去鑽研。

我的角色或許是個開味菜,讓人們能夠對書中感到興趣,希望打的短語能夠激起你的興趣與熱情。

------------------------

閱讀筆記,隨著自己讀書的進度,也會慢慢加更多的筆記在這篇文章中。

作者中文自序:

  我父親華倫.巴非特因為他在股市的成功,以及操盤成功所賺取的鉅額財富而享譽商業界,但是對我而言,他是我的父親-是我從出生就知道,而且以話語、行動深深影響我的一個人。

  在我成長時看著的這個人,是一個極度享受生命的人,因為他每天都在做自己熱愛的事。他所賺到的錢不過是告訴他,他把工作做得很好。讓他很開心的,並不是從中獲取的財富,而是他善於處理手上在做的事。對他而言,錢買得到的東西始終不是必需品,他生活裡的奢侈品不多,都只是簡單樸實的物品。

  我發現有許多父母會提供金援,讓孩子的生活過得更輕鬆。或許這些父母希望孩子能做些特別的事,那麼他們就能告訴朋友,自己的孩子有什麼成就,或者以他們的方式深感驕傲,但是這對孩子而言,卻可能一點意義也沒有。假如父母不尊重孩子的獨特性,也不允許孩子去發掘自己想走的人生道路,我認為這通常會導致很不幸的結果。

  有時候父母覺得錢可以解決問題,實際上並不能,有時甚至會讓情況更糟。孩子需要犯錯,才能從中學習;孩子需要創造屬於自己的成功,才能建立自尊。想要過實現個人志向的人生,別無他法。

  並不是說財務上的支持毫無助益,像是付學費、當孩子剛在社會起步時幫忙付小額費用,這些事都能在孩子尋找人生道路時,造就各種改變,然而,過多的幫忙也不會一直有益處。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故事,也有獨一無二的方式,尋找個人在世上要走的道路。

  我的父親與母親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讓我知道人生最重要的事,莫過於尋找屬於我的道路-還有幸福(而非財富),才是人生要達到的目標。他們身體力行,告訴我快樂有很多方法,而我得找出自己的方式。我的父母非常支持我,但是不會讓我依賴。我得學著怎麼走自己的路。在這一路上,他們藉由放手,讓我自己思考與犯錯,他們表現出真正的尊重……還有愛

  或許我的父母透過行為來教導我最重要的事,而非話語。我父親每一天都對他所做的事情充滿熱情,而我母親向我證明了,對他人的同情心還有聆聽別人的心聲,或許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這些行為總結起來,讓我看見了平衡的人生-包括精神生活(驅策你的要素)與外在生活(你影響世界的方法),而這就是值得全力以赴去爭取的事。再多的財富也不能為你創造內在、外在都平衡的生活,唯有尋找獨一無二的生存之道,才能在過程中有所獲得。在此誠摯希望,這本書能幫助你走到那裡。

 

人生最大的福氣,就是能做自己。  -- 喬瑟夫.坎伯。

 

引言(這裡開始,只取一些有fu的內容下來,無法完全寫出來,可能會有一些不順暢,請見諒)

這本書跡的是價值觀、信念和感知力,這些會決定來人世間短暫走一遭時,我們如何看待大小事情的輕重緩急。這本書也能使富裕生活更上一層樓的處世態度。錢財來來去去,如此而已,價值觀卻是最可靠的貨幣,能讓我們購得自我尊重和心靈平靜等最重要的至寶。

若想徹底瞭解價值觀和身分認同,就必須把這兩者當成一體兩面來看待。價值觀引導我們做抉擇,抉擇又會決定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人生但任我們塑造,這概念很簡單,但塑造自己的人生,往往是一件非常複雜費神的事,他人的期許和外在的壓力,很容易模糊了我們真實自我的輪廓。不管你願不願意,經濟現實面和時機運氣都扮演著很吃重的角色。

所有這些問題答案,只能從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找起。這本書的用意,只是想提出這些問題,提供一個架構供人思考,如果可以的話,能加以討論就更好了。

老實說,我沒有什麼特殊身分。我既不是哲學學者或社會學專家,也不打算開業當所謂的心靈導師。我唯一的寫作根據,就是自己的一生,這一生一直逼我要好好地用力思考這些事情。

人生終究是我們自己勾勒出來的,這是我們最重要的任務,也是最重的機會。

出生時嘴裡含的金湯匙,長大後太容易變成插在背上的金匕首。

這些恩賜並非我們自己要求的,會有哪些恩賜降臨在我們身上也不是我們能掌握的,究竟該如何回饋呢?不只是回饋而已,還要想著如何把它們發揚光大,好讓它們不只照耀我們自己的小圈圈,還能對世界有所貢獻。

所有的恩賜都應當被尊重,擁有這些恩賜的人也應有所回饋。

第一章,正常,就是你最習慣的事

人生但憑我們塑造,

假如希望自己的人生儘可能多采多姿且令人滿足,

就應該試著什麼都去學,不只要學用來賺錢的專業本領,

還要學專業以外的無數其他知識。

 

  若要列個清單,我會把「信任」的概念擺在相當頂端。用很廣義的定義來看,信任就是相信這世界是個好地方。大家都看得出來,這世界並非絕對完美,但仍不失是個好地方,而且這地方值得大家努力使其變得更美好。假如你想在這個世界上有效運作,尤其是保持好心情,那麼心中抱有這樣的想法還挺有幫助的呢!

  相信世界和相信別人是密不可分的兩件,相信別人意味著儘管人的缺點再多,我們仍願意相信人的本性是良善的。人總是想做正確的事情,世上顯然有很多陷阱和誘惑會引人去做錯的事,但做錯的事情不是正道,那樣違背了我們真正的本性,我們真正的本性是公正而善良的。

  當然,並非每個人都這麼想。有些人認為人性本惡,貪婪、愛競爭、動不動就說謊騙人。老實說,我很同情抱持那種想法的人。他們的日子應該過得很辛苦、很難維繫友誼,做生意時,或甚至愛別人時,應該也很難不時時算計和懷疑。

  人性本善的想法及信念,是讓我們在世上能泰然自處的關鍵價值觀之一。

  這至關重要的信任感從何而來呢?先要有一個充滿關愛的家庭,再來要有一個互助而安全的社區。

----------------

  純樸嗎?當然囉!而且我非常清楚,並不是每個人小時候都能享有這麼溫馨祥和的成長環境。兒時未能享有這種優勢的孩子,恐怕得走更長一段跌跌撞撞的路,才能學會信任這個世界。

  但我想強調的是,讓我在兒時獲得安全感和學會信任的,既不是金錢,也不是物質上的優勢。

  我們家的房子有多大並不重要,重點是家裡有愛。我們附近的鄰居富有與否並不重要,重點是大家樂於閒話家常和互相照應。因為這種溫馨的感覺,我學會了相信別人,並相信這世界基本上是善良的,這種感覺並不能用金錢衡量,若真要細數,有的只是無數的擁抱、冰淇淋,和別人教我寫功課所花的心力。

  這種溫馨付出,每一位家長和每一個社區都應不吝給予孩子。

  如果信任能讓我們用樂觀的角度看待世界,那麼包容就是個同等重要的價值觀,它能幫助我們面對現實的差異和衝突。要是大家都是一個模樣,要是這世上沒有種族、宗教、性向或政治立場的差異,人生在某方面應該會輕鬆不少,但那樣豈不無聊死了!多元性本來就是人生的調味料,敞開心胸擁抱差異,能讓我們自身的生活更精采豐富。

  相反地,只要我們陷入成見或偏頗立場的泥淖,便使自己的人生變得狹隘而貧乏。你不相信女性在工作上和男性平等?那好,你的世界馬上縮減一半。你無法接受同性戀?那好,這世上有百分之十的人口無法成為你的朋友。你不喜歡黑人?拉丁裔?你明白我的意思吧!假如這個不接受、那個也不喜歡,到最後你的世界就只會剩下你自己,以及一些長的像你、思考方式也像你的人。那感覺就像個又小又傲慢,且無聊得要命的鄉下俱樂部!那樣的世界,真的值得人待在裡頭生活嗎?

-----------------

  這個事件很令人失望,但我從中學到了幾點。首先,絕不該把別人的包容視為理所當然,而應積極倡導人人平等的觀念。其次,認定高傲的偏見是別(以這件事而言,即魯莽的南方人)才有的缺點,這種看法本身就有點偏頗,其實我們很多中西部的人也有這種偏見。

-----------------

  我們從中得到最大的心得就是,這些信仰體系都是真誠而可取的心靈方針。它們沒有哪一個是「對的」,也沒有哪一個是「錯的」。它們都只是凡人(凡人有缺陷而不完美的)設法接觸至高神明的方式,每一種宗教都應獲得尊重。我母親深信,宗教不但不應使人們分裂,反而應該讓人們更團結,一起攜手追求更崇高的意義和境界。

-----------------

我們家有關宗教和種族的這些態度,其實更是在強調要保有一顆開明的心人永遠都應該尊重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意見,永遠都應該嘗試理解某個主張的對立觀點。這既有道德上的必要,也攸關理智,因為嘗試去理解對立的觀點,有助於讓心智更敏銳

-----------------

  你可以贏得網球賽,也可以輸掉棒球賽,但討論跟比賽不一樣。討論的目的是交換意見,是衡量各種不同觀點的不同好處。不說別的,光是一個在言語上「輸了」的人,其實就已經「贏了」,因為他或她在意見交流的過程中,早已學到了更多東西。

-----------------

  但我的重點是,這樣還挺狹隘的,目標取向的學習只是教育的其中一個面向而已,而且還稱不上是最重要的面向。人生但憑我們塑造,假如我們希望自己的人生儘可能多采多姿且令人滿足,那麼我們就應該試著什麼都去學,不只要學用來賺錢的專業本領,還要學專業以外的無數其他知識。

  「從書中學習」當然是這種廣義教育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這個信念,我主要是從觀察外公而吸收來的,他讓我看到一個人靜靜地捧著一本書閱讀,可以是多麼平靜又喜悅的事。我現在還能想像他安穩地坐在厚實的單人沙發上,整個人陷進沙發之中,說不定一旁的杯子裡還泡著假牙呢!他是家中的大學士,在他影響下,我去學了很多東西,其中包括國中時選修拉丁文。

  學拉丁文有什麼用處嗎?其實沒太大用處,但學了挺有趣的,可以藉由它更瞭解歷史,和瞭解我們文化的傳統。換句話說,這有點像是為了教育而教育,而且有外公教我寫拉丁文作業,我們祖孫倆會一起翻書查不懂的單字,使得家人間的感悄變得更緊密了。

  我覺得,教育的終極目的是滿足好奇心。因此家長能為子女做的最棒的一件事,就是讓這分好奇心生生不息。

-----------------

  教育的本質在於理解人性,既是理解我們最內心的自己,也是理解與我們非常不同的其他人的動機和欲求。百科全書、鋪著灰塵的舊雜誌或Google,都無法提供這樣的教育。要理解人性,仰賴的是謙恭誠意地與各式各樣的人往來,以及細心傾聽。

  母親一而再、再而三地讓我看到教育的重要性,或許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她讓我明白,每個人都有個故事值得別人去聆聽。換句話說,每個人都有值得別人學習的地方

-----------------

  有些人認為,好的工作態度就是願意每星期花六十到八十個小時做牛做馬,做一個他們毫不喜歡甚至打從心底厭惡的工作。他們認為付出勞力、壓抑自己的感受和照表操課,都算是很基本的美德。

  但其實這不是什麼美德,這根本是自虐!換個角度來說,有時候這甚至意味著懶惰和缺乏想像力。既然你這麼勒奮,為什麼不撥一點力氣和時間,找出你真正喜歡什麼呢?

  我父親-以及現在的我-認為好的工作態度,首要之道在勇於自我探索,找出自己喜歡做什麼工作,好讓這份工作變成一件樂事,甚至是神聖的事,哪怕(或尤其是)有一天它變得非常艱鉅,困難重重。

-----------------

  激烈的身體運動有助於釋放腦內啡,這是一種人體自然分泌的物質,能夠鎮定疼痛的感覺,讓時間彷復變慢下來,並讓人有種福至心靈的美好感受。我父親工作時之專注,顯示激烈的腦力激盪似乎也有助於釋放腦內啡。透過觀察這些時刻下的他,我學到了簡單但意義深遠的一課:工作應該要艱鉅且費力,而且工作也應該要讓我們樂在其中。

  到底是什麼樣的工作態度,讓我父親儘管必須長時間工作、苦思沉重的決策,卻依然如此興致高昂呢?首先,他做這一切完全不是為了錢。他後來確實賺到了錢,而且那等於是以非常實質的方式印證了他專業上的智慧,但金錢只是副產品,是附加價值。最重要的還是工作的本質:鍛鍊他無窮的好奇心、用真實的績效驗證他的分析推論,以及大膽去發掘價值和新的可能性。

  倘若父親工作純粹是為了錢,那麼工作很快就會淪為乏味的例行公事,即一份差事而已。這些年來吸引著他、令他著迷的是腦力激盪,是這場認真且因果息息相關的遊戲。以這部分而言,每天都是嶄新的挑戰。

-----------------

  有些人認為自己談的是工作態度,但其實他們是在講財富態度。他們宣稱自己很重視勤勉、自律和毅力,但事實上,他們並非真正尊重這些品德。他們重視的是有時會隨著這些品德而來的財富,看重的是結果而非過程。

  不論在道德上或邏輯上,都有很多方法可以辯倒這種本末倒置的價值觀,但我比較想提出一個很實際的意見:不看重工作本身而只看重工作的報酬,最大的問題在於報酬永遠都可能被奪走

  任何經歷過經濟不景氣的人都一定很能體會這一點。假如某個人並未犯錯,但他工作的公司倒閉了,是否能藉此認定他前一天成功、後一天失敗呢?一位優秀的企業主是否因為國際市場的大環境改變了,就在一夕之間變得一無是處呢?

  為什麼人要用一些如此超乎掌控的因素,來決定自己對自己有多尊重呢?

  一個合理而能長長久久的工作態度,還是要著眼於工作本身,而非一些變動無常的報酬,並著重於我們對這個工作本身的熱情、專注和用心

  這些都是別人無法從我們身上奪走的東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匿名的引路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