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零極限後,比較常說的,就是,為你的人生負百分之百的責任。

這個感覺,在於,我如果這樣去想的時候,

先不要有都是我的錯的想法,不要用「我的錯」、「我的問題」這樣的想法。

不是為了要罵誰,究責誰錯誰對的。

我覺得「負百分之百的責任」這種想法一出來的時候,

我就會想,當遇到一個不如意的事,我先一個想法,我不去說是「外在的錯」,

不是別人的問題,不是他人的錯,不是他……這樣的想法先進入你的腦海。

在來,遇到這種事,我能做的是什麼,因為我得為這樣的事負責,

當我遇到這樣的事,我要想想,自己能做怎樣的選擇與改變,

溝通或選擇,當下選擇你往哪個方向去思考,可能是抱怨,那抱怨又使你有一個轉變嗎?

或許抱怨,從沒有讓你從情境中跳出去,

抱怨,總是抱怨外在的環境,外在的人、事、物,總是說著,外面不變,自己就無法如何?是否是這樣的感覺?

如果不抱怨,而是說,我能夠怎麼改變時,因為外在難以改變,別人難以改變,改變自己總容易多了吧。

自己是掌控自己心念的人,你可以改變你的感受,或許外在不管是什麼,也不影響你的心裡平靜,自己總可以苦中作樂。

相由心生,外在環境都因內在而轉變,這套邏輯通的話,就是外在環境是呈現出內在的變化。

如果不相信上面這句話,

那也要相信,外在環境如果都不動的話,只有你能夠走動,如果你不轉移地方,那你就會一直在原地,不是嗎?

而今天在閉起眼睛的時候,你看不見外在的,你只看到你裡面的,你的感受,外面都不動,沒有變化,你的內在變化一堆,

你去感受你的內在變化,你是否可以改變內在的感受,是否可以請求或調整你的內在感受,使之平靜呢?是否可以調整你的感覺呢?

人的意識,是可以做為一個搖控器,那可以搖控你的感受的只有你,或許會覺得外在影響你的搖控,不過我會當作那是被他人洗腦或制約,當我們靜下來,聽聽內在的聲音,有外在的聲音,也有內在的聲音,你決定如果抉擇你的搖控器是要上還是下。

或許外在的像是意見這樣的東西,而你內在也有像是我想要做什麼的東西。

後來兩邊一起打起架來了,而自己的意識需要判別,我得選擇怎麼做,就看你自己感覺想要選擇什麼,這之中,或許有你真正想要的,也有恐懼,使你怕追逐你想要的。

在勇敢無所畏懼的時候,你能夠追逐你所想要的事物,你放膽的去了,或許,要勇敢,真的是很難,我也這麼覺得,不過如果說,我們可以慢慢成為勇敢的人,或慢慢的消除或降低恐懼,你相信這應該是做得到的,你慢慢得掌握住你的搖控器,懂得使用你的搖控器,而不在被恐懼給搖控了。

--------

在我看來,如果我對我的人生負責,我用我對我自己的行為、思想、感受都負責時,我遇到的事,

這之中可能有因果,如果我之前沒說那句話,或許就沒這回事了,那我也只能接受,這是我造成的,有這個結果,我承認,我也願意接受,並且我願意改進。(如果我覺得這樣真的不好的話~或許,竟然事情都發生了,而一開始不相信,但如果重覆性的發生多次的時候,或許我相信了,這是我吸引來的,或自己內心某些地方需要調整的,或我的確在某些事上,我發現是不對的,並尋求瞭解與改進)

我選擇了某個工作,而工作或許我有所不滿,我也只能說,當初我的判斷錯誤,所以我一時間沒察覺到,這並不是我想要的,這是我的選擇,我接受了我遇到這樣的事與工作,但我會再選擇我真正想要的工作,我會選擇辭職,而辭職所造成的問題與後果,以及可能的擔憂,我也要承擔與接受,這是我的選擇。可能失去了一份薪水的、可能失去了一份安穩的工作,這也是選擇,也是因為我想要去選擇我想要的工作,我就得有勇氣去捨去這些過去舒適圈的東西。

如果我遇到了,跟我類似的人,或許我也要承認,這是我吸引力法則奏效的後果,因為同類才會相吸呀,如果對方身上有你自己身上也有的東西,那你看見了,這也是因為我的感受或頻率或內在潛意識有某種東西存在,所以才吸引了一樣的事物來,那我也接受,是我自己或許潛意識沒察覺的東西,所造成的影響,那我看見的,就選擇了清理,謝謝這之中帶來的洞見與禮物,並進入下一個階段的旅程。

負責這個東西,感覺,如果你對自己有責任的時候,不責怪他人的時候,有時候想法就開始改變,即便是他人很爛很爛,而你用這是屬於自己的責任的時候,或許就會想,是我沒有把他教導好,是我不懂他哪裡不懂,我可能要真正瞭解他哪裡不懂,並慢慢引導他。

當用屬於自己的責任的時候,想法就有個轉變,就會去想,我遇到這件事,我能夠怎麼做,而不是他的事、他的問題,然後什麼事都不干自己一樣,就沒有解決了真正的問題。

或許屬於自己的責任之後,就會說,是否我不瞭解他,是否我溝通上有什麼誤解,是否我溝通上不夠詳細明白讓他理解,是否我做了什麼使他感受不好的事,有了這層的想法之後,就會有一個進一步和協的處理方式。

我們雖說是我們自己的責任,但且記,不是要使自己在哀怨與痛苦的漩渦中捲入其中,而是為了使事情能夠朝良善的事發展,而尋求解決之道。

可能調整自己的情緒,可能打破自己的執著與在意的事,可能學會溝通、學會表達,可能用一個跳脫的思維,創造一個對雙方都好的意見與想法,大家都能夠接受的事物來解決問題,這之中並不想犧牲任何其中一方。

------------

 

對焦結束~~我將我的意識焦距在某一個層面,一直想要講出某個感覺層面的東西(或許就是某種類似愛的頻率大小的某一層次來講)

我一直在想著要如何表達,而這之中是否有說漏的,畢竟是希望講責任的時候,不要使人誤解,

講責任這種東西,希望能讓人能夠懂,我該怎麼說,我這麼說是否有誤,然後一直往上想,這句話帶給人的感覺是什麼,會不會有哪些搞錯的之類的,而繼續編寫下去。

不過既然我編的不好,就只能說抱歉了~

這對焦其實滿難述說的,所以並無法說,這是某個最好的、最對的真理,我會說,可能對可能不對,取決於你相信什麼,就截取什麼對你有益的話語,其他你懷疑的,你就當作,這不是真也沒關係,就踢掉,最好是忘掉,或不在意,

若一直打轉在這句話說的不對,你的心裡面的感受會被受影響,所以不執著於對不對的,而取自己有益的即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匿名的引路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