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很長,最重要的是自己,這本是由石原加受子撰寫的書籍。

是一個日本療癒系諮商心理師。

「自我中心心理學」心理諮商所「All is One」代表。

讀這麼多心理書籍,

但回到現實的生活中,你需要面對的是現實生活,

或許心理書籍讀多了,可能會有幾種可能,我隨便舉例。

追逐夢想、希望過想要過的生活、完成使命、尋找天命、執行宇宙計劃或任務、體驗人生、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改變世界、拯救世界、揚升進化。

----------

最後呢?我進入以來,或許有種種的困難,與其說想要過自己的生活,不如說,其實我不想要過那時候的生活,想要不工作,也能做自己想要做的事,

或做自己想要做的事,但可能跨不出去,覺得自己不如人,或沒有什麼擅長的心靈領域技能,而且靠這個維生好嗎?要賺多少錢?要從哪裡找客人?要提供什麼服務?(重點我有什麼能夠拿來收費的呢?其實自己也不懂)

再者,遇過太多只要想到錢之後,基本很多人心態也會開始改變。

誘導人購買、上課、欺騙、洗腦、自私、控制等等。也是滿多種變形的變化。

------------

最後,我選擇了體驗人生、過自己想要過的生活、與自己的人生做抗爭(當然就是跟職場上的人吵架、不被他們控制,所以懂得談判、講出自己內心話之類的)

但隨著我越來越抗爭的狀況下,情緒也越來越差,開始變了一個樣,感受不到當初的寧靜。

心靈圈也漸行漸遠。

說這也是一種心靈與心境的學習,人生以為一次的大起大落,就應該是大徹大悟了。

我卻再次的二次大起大落。我其實不覺得心靈圈的人能夠百分之百相信,或需要推崇。

就像當初以為是新的宗教,應該是新時代來著,結果依我的感覺,我不喜歡這樣的宗教,有了一個大師,有一群信徒,這真的是要叫新時代嗎?

每個月要固定繳費,及一些相依關係,如果不想破壞關係,則要怎樣的,不然就會不好言相向的。

鬥爭也多,

總覺得凡有組織的地方,此類也滿常見。

我仍覺得從一些平凡無奇的人之中,依然能看見比這些宗教大師還神性的地方。

他們不收任何的費用,默默的付出,

從職場的同事來講,他們待人和善,勝過我在心靈圈遇過的幾位現實的人,

能夠有不批判性思考,我覺得夠修養了。

其實生活不分宗教派系,有或無,有懂或沒懂,但從潛意識層來看。

潛意識層會默默影響你對外在事物的行為,不管你在心靈圈也好、職場圈也好、什麼圈。潛意識會影響你對圈內人的看法,對關係裡付出的行為與想法。

 

突然覺得不該從外在事物去解析,不過你說過了什麼話、做過了什麼事、上過了什麼課、懂了多少東西,我都把他當作心理之外的事。

看了這本書,我覺得我們要進入潛意識裡去解析事情。如同夢是最真實的,因為熟睡夢中之時,你思考並不會刻意的去操控。

那時候最能表現出怎麼想事情的。但在這裡不是講夢,而是潛意識,更深層思考背後最不想直說的那種思考。

我們的頭腦,會欺騙或則會扭曲我們潛意識真正的想法。(我個人覺得因為去講心理感受時,大家會很反感你為什麼會有那種心理,因為怕別人的反感,頭腦需要偽裝與說明,但這種怕,也是一種心理)

 

在這裡,會不會去想,那些宗教上師,也是否有某種偽裝,所以需要靠許多的外在事物,來進行修飾,他真的有真心的,表現出他真心的那一面嗎?

我在想一個用真懂表現的人,會有這麼多外在金光閃閃的裝飾嗎?

 

畢竟我們活在這個現實的社會中,

的確我們是不需要所有的自己都曝露給人知道。

但我們只求不欺騙與害人、

 

最近看了《天啟》,是否有超能力的人,才是上師了,不會,你覺得《天啟》這位角色,會是你認為的上師嗎?

而不願意控制人的X教授,卻擁有真正我認為上師該有的人格特質。

一個是想統制人,另一個是有能力的人要保護眾人,

你覺得哪種才算是值得崇拜的或跟隨的對象。

統制的那方,想要你跟隨他,並給他好處(錢或其它),

保護他人的那方,會是,你想跟隨他,但他不會想跟你要任何的東西。

------------------------------------------

 

說了這麼多的廢話。

我還是來開始做個總整理吧。

-----------------------------------------

這本書的主要關鍵字:

「自我中心心理學」、「內心的自由」、「自己的感受」、「此時此刻的情感」、「以他人為中心」

「潛意識」、「活在當下」、「實際感受」、「持續享受快樂」

 

這本書的佳句:

去做能讓你「自在」的事情。

其實,會替你啟上「落後於人」這個印記的,只有你自己。

別踏入以他人為中心的思考陷阱!

簡單來說,與其花時間去在意對方怎麼想,不如把思考的焦點放回到自己身上,藉以滿足自己,讓自己幸福、快樂、自由,並去愛你自己。

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

如果你能看重自己,別人也會慎重的看待你。

如果你能保持愉快,別人也會喜歡與你相處。

如果你能認同自己是自由的,別人也會這麼認為。

如果能懂得愛自己,別人也會愛你。

如果你能讓自己幸福,便可以跟別人分享幸福。

也許到目目前為止,你還無法說服自己,自己的感受與別人的感受其實是相同的。

 

如果我能幸福,對方也會幸福-這便是以自由為中心的思考原理。這種思考模式的核心,就是「自己的情感」。

根據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學,當你被負面情緒給綁架時,就代表了你經常忽略或過度壓抑自己的負面情緒。

比起「不得不做」,「想做」更重要

如果我們的心不自由,便會錯把「不得不做」,當成是「自己真正想做的」。

最重要的是,覺察你自己的真心。

意識到自己真正的目的是什麼

只有當你浮現出「現在就想做」的渴望時,才能發現達成願望所需要的具體目標與行動

當你開始重視自己的情感時,你才以真正感受到滿足、充實與幸福。

所有的選擇都不是出於偶然

當你「以他人為中心」進行思考時,你自己的意識也會逐漸蒙蔽了自己的雙眼

感受此時此刻的幸福

無論是和別人在一起,或是自己一個人獨處,如果讓心徘徊在未來與過去之間,便無法「活在當下」。

未來與過去,對你而言,一點真實感都沒有。

無論是喜悅、幸福、滿足感、充實感或成就感,都必須活在當下才有可以獲得。

做自己真正想做的,力量便會不斷湧現。

請不要再否定自己了。

請相信自己的感受。

請善待自己的感受。

拋開怒氣與後悔,讓心情輕鬆起來。

 

請把自己擺在第一位。請慎重看待自己的情緒。請重視自己的想法。

我要為了自己而活!我要為了愛自己而活

潛意識的力量無比巨大

改變觀念:先享受快樂

擺脫「害怕幸福」的想法

「持續享受快樂」的人生

隨時給予正面肯定

你之所以沒辦法正面思考,正是因為你不習慣給予正面的肯定。

滿足每一個小小的欲望。

你只要相信自己就可以了。

你只要以自己的感受為基準,放手去做就對了。

跟別人競爭,實在太浪費時間了。

我們本來就具備了實現自己願望的能力。

不要和人比較

如果沒有一顆自由的心,便無法看見事實的真相,或他人的辛苦之處。

 

學習覺察自己的欲望

學會意識到自己「想做」的欲望

學會採取「去做」的行動,以滿足自己的欲望

覺察「飽餐一頓」的實際滿足感。

(這有點像 Have-Do-Be 的感覺,獲得的最後滿足感,會有一種感受,感受吸引情境,再下一次的循環流程。)

所以,不要輕言放棄。

只要多花一點時間,持續不斷的去嘗試,你一定會成功的。

不要把自己硬套進別人的標準或社會的規範中,而是要去相信「自己的感受」。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新時代 NewAge
    全站熱搜

    匿名的引路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