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誼,是我在看秦始皇至漢武帝的影片時,發現的一個歷史人物,

在歷史課本上,或維基百科,應該很少提到這個人,但他對歷史的影響算是深遠,

秦始皇之所以能統一六國,我覺得是跟商鞅有關,

過去的國家政治上,或稱為人類族群的治理上,都會有提出一個領導者,而領導者,就會制定管理制度,並施於在國家這個概念上

如同公司,有公司制度,要求九點上班、六點下班,

但公司制度也可以改責任制,也可以改彈性上班時間一小時…等。

 

在秦始皇之前,夏商周以來,算是都是屬於分封制,會有天子,分封諸侯為王,

所以就會有許多的國家,

在目前現代化來看,是母公司與分公司或子公司的概念,

但很可能像是,母公司賺錢了,裡面優秀的人,就扶植創業,創立了另一個公司,母公司可能佔一些些股份,投資其創業。

以現在國家制度,就有點像,總統府與各縣市政府一樣。

封建的缺點,大概是,世襲與中央管不著,當初可能分封國土給有能力的人或有戰功的人,或親信、或宗親。

但這些國土的領導人會死、會換,該國土就會因為不對的領導人,而開始對其它國家進行爭奪,中央有時候也管不了,因為每個國家有自己的軍隊與經濟。

如果中央的財力、軍力不夠,就變成不受控制的狀況。只要有野心的王,就會想佔領他人的領土,以便成為最強的國家

如果一個人類,如同一個大中國時,多個國家,如果這些國家不把中央國度看在眼裡,每個都想當首腦時,

就變成多個腦袋,手不當手、腳不當腳,一個整體將會四分五裂,不做有生產力的事,變成只會內耗。

 

因為封建制,導致不同國度的戰爭,人民當然會因為戰事,而苦不堪言,

就會有一些思想家時領導人看見這些局面,覺得分封制有問題,

因此秦始皇,開始完成了統一後,不願意在恢復過往的分封制,而變成中央集權的政府。

這時統一了文字、統一了度量衡、統一了貨幣、形成了一個完整國家的概念,

 

但變成中央集權真的好嗎?不是不好,而是領導人對人民實施的政策問題,是否以民為本,

因人民又苦不堪言時,因為秦國是以戰爭為主的國家,戰爭時很強,但統一後要轉為守勢,需要的是重視民生經濟。

但秦國未注重民生問題、經濟問題,因此各個舊國又再一次興起、起義,想回到從前的樣子,封建的制度,

秦滅了,又形成許多的國度,又開始打打殺殺併吞彼此,

最後劉邦成為了最後的贏家,建立了漢朝,但這時因為過去的制度,所以分封了許多異姓王,

每個國家都會有勢力,每個勢力都對中央帶來威脅,因此又需要削滅其它國家,

因害怕分封制度問題,因此有了白馬之盟,各王只能以宗親、同姓者能當王,就是只有姓劉的才能當王。

但後來劉邦發現,就像是同一血脈當王,仍然沒有用,還是一樣會有造反、內亂的問題。

直到後來的景帝,劉啟後,因各國的反叛,才藉機因平定叛亂的理由,將各國收回來,形成一個完整的漢朝帝國。

 

秦跟漢,都是中央集權制,為何漢可以活這麼久,而且深得民心,而秦沒有?

自從漢高祖認為秦的中央集權才是治理國家的好方針,但他在位的時候,未能完成中央集權,也未能使國家興盛,

直到他未能疼愛的漢文帝-劉恆上任後,才開始有了變化,

劉恆的出生與成長,可能不算很好,應該說是被冷落的小孩,媽媽並不是被寵幸的,自己也不是被疼愛的,

也是因為一些意外,就被推舉為接班人

那他卻是歷史上重要的一位皇帝,也因為他欣賞有才華的人,賈誼後,依他的治國方針,治理國家,

重視了民生經濟,與民休息、無為而治,實施仁政、 輕徭薄賦 ,以民為主,

讓人民逐漸喜歡這個國家,對國家開始有了歸屬感、認同感,此後漢人、漢字等變成了一種認同,

文帝收服了民心,景帝完成了中國領土上的統一、武帝征伐匈奴。

才會有始稱的文景之治

 

一個國家要好,定是先服民,文帝剛好是個善良的領導人、有智慧的領導人,並懂得欣賞人才,

剛好賈誼被找到之後,是真才實料的人才,制定了對的國家策略,

只可惜沒讓他待很久,因為宮裡內鬥,導致他離開領導人,不然會是很強的內政、行政官。

 

看歷史,可以看出哪些關鍵人物,影響了歷史,

而從影響最大的那個角度去看一個領導人重用了哪些人在哪些方面,

如果我們要取得某方面傑出的表現,我們就得看哪個對歷史帶來成效最高的時期的關鍵人物,

我覺得賈誼就是一個特別的關鍵人物,但好像很少提到他,可能他的文章少嗎?還是他的歷史故事少呢?

不像三國演義、水滸傳、封神演義一樣,

不像諸葛亮、孫武以軍師的身份出現,畢竟故事要精神大多都看英雄的故事,

 

但真正對人民影響最大的,應該是內政方式,

賈誼我看,是最重要的內政官,

可能在民主這個社會裡,或現代社會理,不打更的世界裡,

重要的是如同使人安居樂業,才是目前國家最重要的事

就是重視經濟、民生問題,

 

一定國富了,就會強兵,所以景帝與武帝,才有能力平定內亂、征伐匈奴

唯有人民過的快樂,民心才有歸屬感,國家才會穩建

 

治理公司也是一樣,治理國家也是一樣,

不是因為兵強,國家才強,

是人民對國家有了歸屬感,才會有強將、強兵、國家自然強大起來。

歸屬感來自對人民的關心,

不管什麼制度,都有他的形成原因,而形成原因都是為了治理國家的人民,照顧國家的人民,

但最終形成的因素來才那份關心的目的,不過是封建制度、帝國、中央集權、資本主義、共產主義、民主…等。

都只是認為這種制度下能對人民最好,是否比較能產生比較不爛的領導人或不爛的管理制度呢?

最後都在於每個執行的領導人的心是否向著人民,

只可能封建制或帝制,最後或許都是太容易讓爛的領導人登基,才慢慢被人類給淘汰掉。

如同公司的制度如果有問題,如KPI,慢慢的也沒人使用,改用了OKR。

如同軟體公司不用瀑布式的專案管理,改成了敏捷開發

如同產品,改用了精實創業、衝刺計畫等。

如同主機,不用虛擬主機、機房,改成雲端。

 

任何制度,脫離不了眾人之事,

任何公司、國家、學校甚至家庭,脫離不了此群體以內的人們怎麼生活之事。

不重視所有內部成員的生活狀況,則崩裂是必定的原因,要解決問題,就是彼此是否有良好的交流、了解、與關心、關懷,解決真正的生活上或、情緒、感覺上的問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匿名的引路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