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目標,不如追求與目標有關的習慣,

習慣難以養成,不如習慣做習慣被拋解後的小習慣,也就是微習慣,

1分鐘、5分鐘、10分鐘的習慣量,或則1元、5元、10元的習慣量。1次、5次、10次的習慣量,

不在乎是否達成目標,而是在乎是否有與目標相關行為的習慣,

 

我的想法,這些行為的習慣,或小行為、小目標,我會想取給名像原子一樣的名,就習慣種子,

播下去之後,他會逐漸的長大,只要每次做一點點,就會越長越大。

 

只要在乎你播種了什麼習慣,你就可以將焦點轉移到當下,當下你做了哪些,當下你播種了什麼習慣種子,

也不必一直焦點移向未知的遠方,一種讓你會迷茫、讓你會無助、讓你會疲憊的感覺,

你就不必去問,你何時會完成,你何時才能達成目標,或你何時才可以精通英文之類的。

或你何時才會富有。

 

而我在致富的想法上,我想到了「致富策略」,而我的「致富策略」就是建立與播下習慣種子,

你今天存錢了嗎?去存個10元、50元,習慣養成後,再養大量別,也就是存習慣10元後,再來存習慣50元,存習慣50元後,再來存習慣100元。

你今天培養技能了嗎?去讀書,讀1頁,讀5頁,讀10頁,等習慣讀相關習籍後,就自然100、200頁就不算難事。

 

你想得到什麼,先建立相關的微習慣或建立習慣種子。

 

而人生重要的是能夠管理你的思考的方式,也就是學習察覺你思考的項目,你無時無地的都在思考,

而你會想許多,正面、負面的,我講的是要用感受,正面的頻率,負面的頻率,

你需要察覺,並懂得效準,變更你的頻率,你心情受影響時,你會安輔你自己,升上來的時候,需要的是走走步,散散心,

你需要懂得你不要什麼,就需要去想著你要什麼呢?你去想像另一個畫面,並且感受自己的頻率,

合理的,可行的,並且適合的,感受良好的。

當你想瞬間變成富豪或許是不行的,那也要看那樣的富豪模式是不是符合你真正心靜,或可以帶給你平靜的感覺。

我是希望過的舒適,一種大草原上的建物,能夠專心的做研究、讀上萬本書 ,舒適的享受生活,並且希望能夠有許多人來家做客,聊天,

萬里晴空、綠地、藍天、白色建物、透明玻璃,一種希臘式風格,但又有未來式建物、智能的世界,

這是我想像的,說他可不可行,我覺得滿可行的,因為我覺得那就是未來的世界,

至於如何可以達成,我想的是是否有能達成過,他如何達成,可能像比爾蓋茲、可能像賈伯斯、佐伯克,Google他們。

他那他怎麼達成的,就是提供這世界正需要或有價值的事物,

那我們能不能提供有價值的事物,

我們不能用工時來算,這不是哪個老闆要付給你的薪水,而是值不值得付你這份薪水。

我想的是,我累積上萬本書的量,就能提供特殊整合過的資訊,這是難以整合,因為難,所以你才會顯得有價值。

為什麼整合過的資訊很難呢?或許不難,但你得懂很多,

如韓信、如諸葛孔明,那讀書是我的策略,閱讀是我的策略。

我在想任何一本寫過書的人,是否都讀過上千萬本書,我猜是的,

否則他們無法整理出這麼多的資訊,並且提供有效、有用的策略,這種有效有用的策略,影響了公司幾千、幾億的利潤與競爭優勢,

那你就值那個錢,並且得到夢昧以求的生活環境。

 

那致富策略中,閱讀是我的策略之一,提供有價值的資訊,存錢是我的策略之二,只有收入存不下入,必然無法致富。

投資是策略之三,但投資標的物未確定。我比較擅長投資閱讀書籍就是了。我其實就是滿愛讀書的一個人,

 

知識一旦追求多了,就更想追求更多的知識,不知道,其實追求知識就是一種正能量的感覺,

閱讀,正能量以多,因為我大多讀的是正能量的書居多。

這就是特別了,我們當然懂得吃越多越胖(高熱量食物),閱讀越多正能量書籍,反而就更正能量,

跟存錢,也會越存越多,花錢,也會越花越多。

這就是行為,書籍有正負,你需要分辨,所以我以書找書,如果某個你覺得很正能量的書籍,如「刻意練習」,所有與該書作者或書籍扯上邊的,都可以讀。

刻意練習、原子習慣、超速學習,

與神對話有關的,就可以讀靈魂永生、地球人生,

宇宙花園出版社有關的書籍也都可以讀,我喜歡一口氣讀一系列的書籍。

當時放棄閱讀,是受一個自以為能力很強,能力很高,懂得通靈的超能力者(反正就可以玩什麼法術,有的沒有的)

這種說你不要再讀書後,反而我不讀書了,就變成越來越差的狀態,我想讀書就是我培養正能量的方式,其實沒什麼不對,

只是能不能讀到正確的書,的確是需要自行判斷,我後來在大量閱讀的情況下,讀的比我剛進靈性圈還要瘋狂,

我開始能區別書籍,真的讀的不太好的,覺得不好的,我就快速讀過,就隨便懂懂,

讀了覺得收穫很多的,就可以精讀,因為表示我靈魂認出這是不錯的書,

而我開始感受作者的長像,對不起,像的讓我覺得像壞蛋的,我其實就不讀了,我曾經被靈性圈的人騙過,

所以突然覺得看長像挺準的,因為我的直覺覺得是非善類時,我就不接觸,遠離之,

接觸也是白讀、白學了,所以當初那個罵我不讀書的,或罵我的那些人,其實會「罵」、「指責」,那其實他們就走向了負頻率了。

這不是愛的表現,所以不管有沒有什麼超能力,我都不太接觸了。

 

漸漸過著自己想要的感覺,我也很少去罵或指責他人了,那沒有用處,想想該怎麼婉轉的讓對方改善,或發現可以變好的方式,

這需要很有智慧的去改善,因為「罵」、「指責」太簡單了,但也太「沒用了」無法解決根本的問題。

方式可能是需要「中和」對方的頻率,讓對方緩下來,或平靜下來。

「傾聽」便是這種方式。

 

我太容易被激怒了,所以我知道那種指責、罵是無效的,他的心理情緒更差,反而走偏了,

我就是這樣走偏了,所以我懂這種方式無效。

真正愛一個人,就盡可能讓他走向正確的道路,指責無法走向正確的道路,緩和其情緒,與他溝通,讓彼此交流,並做引導,

讓引導有效果,或許是他理解了,這樣的方式,開竅了,才有辦法。

如果一個人未理解、未開竅、未被明白,那這樣的諮商與指導便是無效的指導。

 

或許,指責你的人,或罵你的人,根本自己就是不想引導你走正途,或則不懂得引導你走正途,或則他本身就有他的問題,自大的問題存在。

竟然我明白對方就是有問題,我也懶得聽,或置之不理,跟有問題人聊,浪費時間罷了。

所以跟自大病的人說話,還是閃遠一點。

 

因為無法跟自大病的人說話,或則生活容易遇到這些自大病的人,

我想我就變成搞孤僻囉,一個人專心的研究,學習,我不稱為「修行」,我比較想要的是,讓自己靜下來就好。

寧靜是一個像喜悅一般的,其實就是一種頻率較高的狀態,

這樣就足夠了,不需要什麼名目、高超的技術、知識,能調整頻率為寧靜,就已經靈性成長上的良好狀態。

 

大概就這樣,下回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匿名的引路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