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讀的書是《直覺力》

內容我就忘得差不多了,

但關鍵字「直覺」,卻讓我有很大大感覺,

在《朱元璋》連續劇之中,朱元璋與陳友諒的終局之戰,

陳友諒揚攻突圍,實則是想讓朱元璋誤以為他們要逃,進而中間直取朱元璋,

卻不料讓朱元璋感覺到不對,他是要來直取他,因而設計讓陳友諒誤進了陷阱而引燃炸藥將陳友諒炸死。

連劉伯溫也自嘆不如,朱元璋的直覺如此的敏銳。

 

因此我感覺到直覺力的重要性,

在沒有任何數據、資訊,卻能夠依著天生的感覺,如同大自然的動物的天生感官能力,能辨識出天氣的變化,

人也有天生的直覺,只是不用罷了,能夠知人善任者,就是天生直覺力強的人,知人知面者,也是直覺力強的人,

我跟很多不敏感不直覺的人合作,我就真的不明白為什麼他們不懂,

原來他們的直覺感官能力像是被關掉一般,

竟然對這些人說的屁話都沒感覺,連商場上也是,公司對客戶,客戶混然不知自己被騙了也不知道,或不知道對方的專業等等。

但我卻能從對話中感覺對方是務實還是務虛,屁話還是真誠。

 

就算我那百萬年薪的好朋友當了老闆,也啥感覺都不懂,

信任錯誤的員工,用錯新人 

而我就在經歷了兩、三個公司,認識了奇靶般的主管後,也突然能夠運用起了直覺力

能夠直覺的選擇要進的公司,

能夠直覺的發現跟這個人合作行為行,能不能給他工作,安排他做事,

他做事是騙我的呢?還是虛張聲勢,還是只是表面功夫,還是有真才實學呢?

 

直覺力讓你能知道跟誰能做朋友,跟誰不可做朋友,

誰能共事,誰不能共事,

誰好,誰壞,誰真、誰假

如果再運用直覺力到某種更高的境界,可能就是判斷是否有前途、判斷市場方向、判斷功能對錯、判斷人的能力好壞

判斷說話的真實與謊言,

 

畢竟我也是辦團辦了五十場以上了,待過十家公司,

各種形形色色的人,我還真是懂了不少

被騙過無數次了,

才真的有點明白,什麼叫四十不惑。

 

這世界要真誠,內心也要夠真誠,

我變成知而不言,知道,也不放在心上,假裝自己不知道,讓自己避免更多的接觸,就好好的做自己覺得對的事、或做自己想做的事,

現在也不像過去的朝代,動不動就殺頭來著,

現代,頂多就是離職、換下一份工作,沒有像以前那樣來個滿門抄展、配發邊疆地帶,

人們只要不喜歡,就可以換一個公司(國家)待著。

所起來,人們的選擇性多了,就有更多的自由,

而一些公司之所以能夠這麼對員工不好,也不過是因為這個世界上的選擇性太少了,

但選擇性一多,我今天不愛吃這家餐廳就不吃這家餐廳,換一家餐廳不就得了,

餐廳一多,選擇性就多了,只有那服務好的、價錢公道的,好吃的才留得久。

而不好的呢?倒的倒,也不會有多少人同情你們經營的有多困難。

當各式各樣的公司的選擇性多了之後,員工就沒有界限了,沒有說一定得待這家公司,離開就完了之類的,

再來就可以到各種各式各樣的公司,而公司要壯大,也不再是局限員工的流動性,而是讓人才願意選擇貴公司,

沒有說員工非你這家公司不可的問題,

 

是人才,到處都可以工作,不是人才,才會限制自己能工作的局限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匿名的引路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