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就隨意的分享,

是否為第一個啟蒙書籍,可能更早之前有電影為《第四類接觸》,一樣是蜜拉喬娃維琪的電影,從此我就認為只要是此人演的電影,都帶有一定的訊息。

這部片是我跟我學長去看的,我學長約的電影,也因此知道了催眠可以帶出被外星人洗掉的一段記憶,並透過當時的貓頭鷹做為掩飾。

而後就接觸到了「地球守護者」這本書,我不確定我為什麼讀到了地球守護者這本書,可能還是要跟「與神對話」的電影有關,

因為「與神對話」的電影,與我在大學期間,我當志工時,一個朋友桌上都是與神對話,又大學期間,我有參與聖經研究社,

才剛受洗沒多久,對他們的禮拜時所做的分享,我叫出來分享的時候,我也是滿奇特的,竟然能將很多事講的很棒,他們則會以為我受洗很久一樣。

但我能感覺到一些難受的感覺,這基於某些不自由的感覺,我喜歡自由,不喜歡拘束,也就是不喜歡某種被要求一定要如何或如何,時間綁定,或一定得做某件事的感覺。

尤其是不喜歡的事時,我特別明顯。

 

在我2009年,遇上了同校的學長,以欺騙與抹黑的方式,搞兩面手法,被信任的人玩弄,是一個很痛恨的感覺,

我發現之後,與對方生氣,情緒爆怒都某一個點,心想,我這輩子的名譽被你害死了,

滿負面的,而人生久了,覺得人生就是一場遊戲,當時我也可以與他來個狡滑的手段,與他打太極,沒有必要跟他一般計較,一定得要求他如何,或他應該如何。

因為人生有太多原因,大家都是在互相混混日子,說謊、打太極,已成見慣不慣的事了,當時的我,太過固執,不懂得圓滑,太過剛直,就容易讓自己受損,

十年了,磨了差不多的圓滑的能力,或許是圓融,只是圓滑是比較小聰明就是了,還做不到大智慧的圓融。

 

再谷底之後,一個腦海中閃過的畫面,「與神對話」那本書,這是什麼?而這時候2010又出現了這樣的電影,

我是否要去看,我心裡總覺得,去看看,這是怎樣的書,我明明就看不下聖經,也排斥聖經,

一看不得了,這是什麼樣的東西,怎麼一個講師,出了一場車禍,變為遊民後,在怨恨神之後,神竟然回應他了,手自動書寫下來,

「我沒有要你做什麼,我只想要你快樂。」

那時候我國、高中,就想我的人生使命是什麼,我有個使命,我不知道是什麼?

 

這句話,就像跟我說的,真的只是想我快樂嗎?我的確不快樂,我還在想要做什麼使命。

但我總覺得我做的很不情不願,為什麼我一定要做呢?不完成我的任務,一定要完成嗎?

但真正的真理,就在這樣的情況下來了,你的狀態吸引你所符合情境的體驗,我那時候才真正懂得,秘密那本書的吸引力法則,感覺是這樣。

是我的情緒、我的思想,我的感覺,影響到我接著會發生的事?

以理科背景的我,這感覺符合某種道理,一種宇宙法則,靈性的規則,一個形而上,靈界、無形界的事。

 

也就這樣,我透過了噗浪,找到相關的訊息,地球守護者,又遇到了那時候與神對話讀書會的一群人,在噗浪的一群人,

噗浪也是我學長教我用的,也就這樣,從噗浪找到了一群特別的人,當時PTT版,還有「與神對話」讀書會,

也就認識當時的PTT版主、還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們,也在我發起了讀書會後,因為經常的約聚會,在吃吃喝喝玩樂的個性下,

我們一群人,很常聚會,也變成一個很不會的好友們。

 

當然中途,我又進入的負面模式,我想就是因為我不懂得事或許還有很多,畢竟別以為讀了很多書,藏在你身體裡、基因裡、神經細胞的的事,就不會消失,

只是更深了,不是淺層所知道的,這在很深層的事裡,

當交了女朋友,深層的事情,就慢慢浮現了,當再次進入職場之後,更深層的事,就更不斷的浮現出來,

如果你有所不知道的事,在你的靈魂裡,或應該是此生或經驗中有的,在潛意識裡的,我想只是不知,但不代表沒有,

畢竟我過了二、三十年,許許多多的過程中,不愉快的事物如此之多,就像歲月的痕跡一樣,有許許多多的傷口,是來不及療癒的。

 

的確,你所遇到的各種人事物,真的也是為了讓你有機會發現,你所未發現的事,

你會發現你過度的正義,結果正義被利用,

你發現你的貪婪,吸引了怎樣的人來找你,

你發現你的迷信,讓怎樣的人對你的控制,

你也會發現,你的正直的人格,也會吸引許多的善緣,帶來欣賞你的人與主管,

你做事的認真負責,也為你帶來許多的讚美,

你沒有主見,或沒有想的多一點,沒有從心而做的選擇,帶去遇見不尊重你,視你為免洗筷的公司。

你也會發現,你的偏見,也會帶來,別人對你的不友善,

一切都從瞭解自己,用良心去瞭解自己,有哪些感覺是以小我的方式在想事情,與大我的方式在想事情,

我覺得人,因為有了利益或意圖,害怕失去什麼,或想佔便宜,或想不吃虧,想計較,而有可能進入了小我的思維,

人就在小我思維與大我思維的移動,慢慢的你的本我,做為一個觀察者,也慢慢懂了這樣的事,兩種選擇,天使與惡魔,

變成一個觀察者,在對錯之間的糾結,不知該做怎樣的選擇。

人們總認為不選擇對自己有利的,將會如何如何,如選擇有自己有利的,才是保障自己,或避免痛苦,

而選擇對他人有利的,則是避免痛苦,

但最後,以人心的合情合理的角度看,將心比心的比對,你避免了痛苦,卻是另一個人承擔了痛苦。

這算是問題的存在嗎?以大我的角度,或許是要選擇寧可自己苦,也勿讓人苦的思維,能的話,應該是雙贏,而非一方面得,一方面苦。

或許零和遊戲,才是這世界為什麼苦也有樂,但最後仍然是失衡的狀況,進入到了苦更苦,樂更樂,卻有可能來一個相對的反撲。

只是暫時看不出來。

就像是老闆壓榨了員工之後所得到的利得,卻在某個狀況下,員工都離開了,將面臨無人才可用的冏境。

 

我初讀與神對話,在他提出的三個層面,

第一冊,是個人的層面,第二冊是社會的層面,第三冊,是宇宙外星人的層面。

去與神做一個對話,並寫下了許多的通靈訊息,

我這才真正意會到,地球守護者的催眠傳訊,或則是像這樣用「神」與尼爾之間的對話,其實後來又像是自己與自己對話,

後來又像是,原來神就是自己的內我、內在的那個,後來這樣的神,又像是高我,靈性的我。

所以無怪乎,「蘇格拉底」說要認識你自己。

後來也慢慢學會聆聽內在的聲音,從內在取得訊息,開啟了右腦或超感官的能力。

 

那時我算是很喜歡讀書會對話,

有幾本書,看了名字之後,好像又瞭解了什麼,「與神合一」,說明著十個幻覺,所有幻覺都來自恐懼吧,忘了,

失敗的幻覺、不夠的幻覺、

而與神合一,四個字,就說明了,你與自己的內在我,也就是在物質層面的你,與高我或神的那個你,合而為一,

也就是中國文化說的,知行合一、天人合一的觀點。

這時才發現,巴觀,的合一祝福,

 

讀到與神對話作者的「荷光者」後,他像是號召所有光行者們的一本書一樣,內容藏著一些話,你就是光行者,

你決定要了嗎?之類的話,我時候,讀到之後,對,我要。

就這樣開始踏入與眾多光行者認識的開始,遇到了很多會通靈的神奇人物,

第一次遇到時,真的滿嚇到的,真的有人可以跟水晶對話,真的有人,可以看見形而上的靈,

真的有人看著牌卡,就能知道很多訊息。

遇到有藝術天賦的人,畫出的話,真的很有療癒感,

開始接觸到牌卡,才慢慢發現,我對牌卡上的文字,很有感覺,奧修禪卡,就屬於我比較有感的牌卡。

 

在一次靛藍小孩的聚會之下,我遇到了一個後來因詐欺而入獄的靈性治療師,

開始了一個人生注定的一句話,你來自「昴宿星」,嚇到了,我竟然是外星人,我以為我是地球靈魂呢?還崇拜著外星靈魂。

我以為我只是個很有革命意識的靛藍靈魂罷了,興奮的,跳了起了,我是外星人。

我就開始慢慢相信自己,執行任務,

也被這被治療師,提供一個訊息,寫部落格,也是我開始寫部落格的時候,我那時候的想法,只有,我想將我人生靛藍靈魂的故事,寫下來,也因此寫了「靛藍旅程」,

我因為玩遊戲的關係,我覺得地球就像一場遊戲場,也寫了「地球遊戲說」。

再來就是匿名幫助了一個人之後,我也想到寫「匿名的引路人」。

 

這的確都是從內在聲音裡,想到的標題。

 

「與神對話」,我非常喜歡,也因此,必追的一系列書籍,

也就這樣,也看了他的「比神更快樂」,原來講的是吸引力法則的真正原因,

大概也是一種遊戲規則,因為到了下一個階段,遊戲規則應該是改了,當你是為了愛的時候,吸引力法則是9倍的實現。

也那時候在文化大學進去聽課,那時候正巧遇到組團辦讀書會的時候,也那時因緣際會遇到當時上零極限的新時代好友,

帶我去聽了吳廣原那時候的課,這時候他也提到九倍實現,

這好像真的在哪裡看過一樣。

同時性的發生。

 

與神對話,當然也有提到很多見解,如「明日之神」,像是提供了許多社會現況的解決方案,

「與神對談生死」,講述了「死亡」這件事,

死亡其實就像不是真的死,就像是又活出新的你一樣,因為死亡後,我們離開了肉體,靈魂沒有真正消失,而像是一種解除了束縛,

或許是想說,不要害怕死亡,也不需要為死亡感到傷心,

因為死後,你或許就像遊戲中的登出一樣,回歸你原有的世界裡,我們入戲太久,

就像我們當了演員,一直做著演員的事,而忘了你只是個演員,

就像玩了一場遊戲,你演著主角的事,而忘了你在一場遊戲裡。

我們開始不能以抽出身體的角度看事情,以入戲的自我在看這個世界,被自我的情緒所影響著,一直想著不是事實的事。

 

「與改變對話」,就像是我們所認知的事,與真實的事,不一樣,

我們認為我們所知的事,是我們自己自我頭腦的知,而非靈魂的知,

而我們一直在想事情會發生,但事情卻可以再你認為會發生前,讓他不發生。

當我們一直相信他會發生,那就會發生,

我們總有機會攔截我們想想的事,並且改變自己的情緒與思考,將會我們嚇唬自己的事,不發生,

我們一直假想某件事會發生,那時候我們當下這時候一直在猜想的,但我們真的是屬於自己嚇自己的狀態,

事實到時,也不一定發生,也剛好你有機會不讓他發生。

你抓助自己的情緒、態度與感覺後,你就有機會改變其不發生。

 

在我說靈性的事物的時候,有好幾個朋友,我只說了你的狀態吸引你所遇見的體驗,

有不少人,用不同的思考狀態,隔天去上班,發現事情沒發生,或別人對你的方式,真的改變了,好像真有其事一樣。

 

在「與改變對話」裡,有一個無限大∞的圖,一邊是靈性世界,一邊是物質世界,

以及一個顯化的循環過程,事實、情緒、思想。。。。

 

我覺得我們可以決定我們專注在哪個方面,而投入更多的能力量在其上,因此我們關注的項目,也會影響我們顯化他的速度。

在工作效率上,「專注」,就是大概這樣的意思。

 

在一次遇見調閱生命藍圖的老師,按著我的名字,開始調閱的時候,也曾跟我說,你要「專注」

我真的不懂為何要「專注」,直到我遇到我生命的「貴人」,一個主管,待過Google也待過麥肯錫的主管 

在他要求我,不要去打擾別人,沒我的話,不準跟任何人說話,一天只能從九點到下午六點,不準加班,準時離開,

給我安排了優先順序,

再加上我讀了一堆的書籍後,我終於知道,為什麼要專注了 

而後又有一個名字叫「心流」。

 

我真的不太能做兩個事情以上的工作,只能專注在某一件事上。

 

在我2018年,再次陷入谷底之後,又發現了「與神對話」停滯很久後,又再次有新書了,是翻譯本,終於翻出了「與神談生死」

原本以為不會再有新書了,後來又出了「與人對話」,雖然只出了兩本,提出了「寧靜前的風雨」、「唯一重要的事」

再來真正說,最後一本書的時候是,「與神對話完結篇」

 

再我再次醒過來,就出現了完結篇的書籍,

我更覺得,是我的改變,影響了書籍的改變嗎?

後來我期待以久的迴旋宇宙書籍,終於來到下集了。

 

我真想與神對話,能出更多的書,我靠著他不斷的心靈餵養,

或則說,他已經知道,我可以自己餵養自己了,而不再有新書了嗎?

因為經過一連串的引導,也慢慢的引導出,我能自己跟自己對話,或獨立思考的能力。

 

大概是這樣,

所以才會有,「與神對話」,就是跟「自己對話」的論述 

在與神對話,提出了神的概念,也就是我發現,萬物皆有神,

以量子力學角度,就是每個人最後細分都是量子,也就是每一個都是一樣的事物,

也就是每一個萬物都是神,

才會有一個論述,就是神在你心裡,只要一個小小的東西,都能夠瞭解出所有的訊息。

因為都是互相關聯起來的。

以海為例,水跟海都是水,(先不管有沒有其它的物質,當純用很大容器的東西叫海,小容器叫河或水)

也像是空氣,這個房子的空間,都是神,只是再分到子房子的空氣,或客廳的空氣。

 

也就是人的靈魂,是從神分離出去,進入人類這個容器裡面。

所以你是我,我是你,萬物皆神的概念。

 

與神對話,是我的啟蒙書籍,也是讓我很完整的瞭解神的概念。

神=自由的概念。

當然仍然有許多,不記得,還有很多很多的事會被遺忘,因為不常使用,也不會變成優先浮現的事物,

或許應該說,「習慣」或「神經迴路」,沒有被培養起來,我們的「思維」,就不是以「我們」的概念出發,而是「我」與「你」的概念出發 

 

如果你知道,我是你,你是我,就不會互相傷害了。

一個互相的社會,就像是知道我與你是一體的,所以互相傷害,其實對彼此都是傷害,你不管世界的另一個角落的人,也就不管你自己一樣,你不知道你在傷害著自己。

如果知道了,就不會去傷害人,因為如同傷害自己一般。

你對他人好,其實也就是對自己好。

 

這是我靈性分享的第三篇,希望能帶給讀者更多的啟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匿名的引路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