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就當每個人都是一個微服務,也就是每個人都是一個系統,專職做某些事情,

而這些事情,會怎麼做決定,會怎麼處理,都是每個人灌輸了什麼樣的觀念,怎樣的衡量標準,怎樣去衡量的。

所以一件事,在不同的眼裡,他們的判斷不一樣,當然我們可能讓每個人灌輸一樣的觀念,

這樣每個人的判斷方式就會類似或相似。

 

但就會讓一些正確的,變成稀有,不正確的,變成大眾所知。

灌輸觀念,會讓人們都會傾向買什麼樣的東西,喜歡什麼樣的東西,衝動購物,或追求什麼樣的東西。

導致,每個人都很物質導向也是有可能的,也可能以外貌、車、房、錢、資產,來判斷一個人,

也就讓一些有心人事,想獲得一些人的讚美或喜好、也只要讓這些大眾所愛的事物,變成自己擅長的事物,

他就會讓許多人喜愛,但那也只是大部分人,並無法讓每個人都喜愛。

 

因為就是有自我覺醒的人,或不在那些環境下生長的人,就不會有那些觀念,並不會喜歡那些事物,

就不一定能吸引他們。

 

但衡量的判斷,一直都是被影響,

我對好惡的判斷,

他人對好惡的判斷不同。

我們因著不同的判斷,決定了接近、遠離。

難過、傷心、憤怒、開心,都可能依著我們的領悟力或判斷標準而有所不同。

 

每個人的尺度不同。

或許神佛,沒有好惡,

或許聖人,沒有好惡,有的是更多的寬容,非必要,不顯露自己的態度,但必要,態度也是強硬。

 

雖然經歷過的各種悲痛、歡樂的過程,

或許我的好惡的判斷,只會越來越不好惡,畢竟,我壞過,也徹底的壞過,好過,來來回回,有誰不能改,

只有時機到了,痛了,傷了,或許就改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匿名的引路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