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隻猴子」的現象──當接受某種理念或學會某種技術的人到達到了一個「臨界值」時,
量變的積累達到一個臨界值時會導致質變
今天突然在再想著曾經看過或聽過一些東西,
是當量大到一定的時候,將會發生改變。
一時想不起來(看來後脫離新時代滿久了)
最近在看一本「從0到1」的書,
想著想著,他的拋物線,說的幕次法則,
有些人的成長曲線或公司的曲線,是幕次的,投注在這幕次的公司,將會創造很多的獨占與利潤,
只要創業到了一個臨界點,將突飛猛進,
也像東大特訓班的學習曲線,有些人是直線方程式的前進方式,一開始贏在起跑點沒錯,
但由於他的進步速度是可預知的,也很程式化,所以只有一種直線的方向前進。
但有些人不一樣,是一種曲線,
一開始或許就輸在起跑點,一開始可能是緩慢起進,就像拋物線一樣,他在次方為1以下時,是慢的,超過1時,就是跑的很快。
而神經元也是如此,當接觸越來越多不同的東西,碰撞之下,能夠想像到的東西就越來越活,能產生的組合也越來越多。
題外化了。
只想到,要創造人類的改變,或許就是像拋物線一樣,只有那種拋物線成長的公司(利潤是拋物線的成長),將會創造非常不一樣的改變。
成本的成長速度或許是直線的,但利潤的速度如何是拋物線時,
成本對於公司就不形成壓力,那很可能公司就只會專注在如何推展創新創意,更多幫助人或對員工好的地方,而不必是在意成本是否超過了利潤,而擔心利潤不夠而會導致虧損或倒閉。
如果屬於拋物線成長的公司,當然想要擔心的事,就不是成本的問題了,這會對社會或國家是一個良善的公司,
很題外化,
只是突然想到的,隨便打打筆記。
後來也找到,是大數或百猴效應。
很久忘了這件事了,或許我們就好好的改變自己,也會無形的影響別人如何嚮應,也影響著每個人怎麼學習,
當有人提出了新的構思與想法,一種對社會一個新的良性循環時,
整個世界也會學習這種新的良性循環,
世間就不知不覺的進步與進化,成為良性的世界。
大家各自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