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最近看了一本書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0017

 

 

OODA是,觀察、了解、決策、行動

這很像我們的大腦,要經過「五感」做為「觀察」,並經由我們腦袋的「理解系統」去解析、

分析資訊(語言轉換為理解),再透過我們的「決策系統」(後設程式或程式),來決定怎麼做。

然後行動。

 

我覺得人有天生的性能,所有一切都該好好的觀察,輸入到你的腦袋後,需要能夠理解,

否則書就只是掃過了,但你卻無法理解書的知識,

或則看到周遭的事物,也只是看了,卻不知道萬事萬物有他的涵義,沒認出他的涵義。

觀察到你的朋友們說話的方式,所談的內容,應該也至少能瞭解到,他是怎樣的人,

有些巧言、令色的人,你就知道這是小人,並且遠離他們。

有些友直、友諒、有多聞的人,就應該多親近與他們做朋友。

 

我們沒在生活上好好的OODA,或許我們不知道,要好好的在生活上觀察,

並且理解一個人,並決定要怎麼跟這個保持關係,或不保持關係。

真的是如此,

往往我的人生重大問題,或許就在於聽信錯誤的朋友,結交不好的朋友,所造成後續的不愉快。

直到因為不愉快多了,我漸漸有了自己的價值觀,我知道,哪些人該成為朋友,哪些人不該成為朋友

慢慢的一切開始往正面的方向想,

開始比較清靜一些,

 

OODA真的就像我們大腦的運作過程,

我們生活中的確需要好好的觀察,

就像銀行業,他們的觀察,來自客戶的所有過往資訊,根據過往的資訊,及所有過去的風險管理或則交易的理解,

判斷是否該給對方辦帳戶或則借貸給對方,因為有客戶的個人資訊及危機的專業知識、數據,才能做出明確的判斷與決策,

該借,或不該借錢,就是之後行動依據,要與不要。

 

而人呢?就是理解了許多的知識與人生經驗之後,決定要不要錄用一個人,

 

面試一個人,需要得到這個人足夠多的資訊,

一、他的過往工作經歷

二、他的談吐與表達

三、他的思考方式

四、他的態度、他的人品、別人對他的評價

 

資訊蒐集完後,再依據自己知識與智慧,

如,有熱情的人最好用、誠實的人最可信、不抱怨的人會負責、這個人會不會回答太快速,是否太虎爛,

因為有前車之鑑,會發現,公司不需要無法自學的人或沒有基礎的人,公司不需要依據年資而是依據他對未來的目標的想法來決定此人是否懂得成長

公司依據自己過往需要的資源與技術,決定這個人是否能夠即戰力。

再決定,要不要錄取這個人。

 

我覺得我曾經幫主管面試,的確是不錯的經驗,

一、兩個小時內,你需要請對方自我介紹,他的第一份工作、第二份工作,

工作內容有哪些,做了哪些事,為什麼想寫程式,寫這份東西,他的過程是什麼,你如何跟人配合,

聽到一堆文不對題,無法解釋怎麼做,或做的內容是什麼,講的不清不楚,做的事情做多久,怎麼會做這麼慢。

會瞭解幾件事,對方可能打混摸魚、對方根本不是自己做的、對方理解力太差、學習速度太慢、對方沒有實戰經驗。

因此經過取得「資訊」後,「了解」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做了「錄取或不錄取」的決定。

 

有時候判斷是否要接一個案子或做某些工作時,

需要有充份的資訊,如果公司沒有足夠的能力與資源,時間不足,人力不足,財力不足,

知道對方的需求,我方的資源,再經過一些可行性的評估,如蒐集外部資訊、內部資源、學習的速度、是否有足夠的時間、現金,

經過內外的一種整合後,方便做一些決策。

 

有時候感覺「觀察」與「了解」有點像。

但「觀察」是需要吸收大量的資訊,來協助「了解」,如果自己沒有足夠的經驗與知識,就無法容易去了解,也不好做決策。

叫一個外行人,去做了需求訪談後,外行人聽到資料庫、SQL、AWS、WebService、資料清洗、資料介接、API,雖然都抄了下來,也有對方的文件,

因為不了解,便無法判定,要怎麼做這個案子,

不了解也是一種了解,可以大不了不要接案子,對於不了解的事物,不要隨便的回答。

除非需要懂更多的資訊。

若得到資訊,後也對資訊很了解,就能判定能應付得來的可能性。

也就是知己知己百戰百勝。

 

孫子兵法,成功的人,先勝而後戰,失敗的人,先戰而後敗。

先對局勢有掌握,才能容易得勝,對局勢無法掌握,失敗率將大增。

 

如果你沒有一個地圖可以觀察你要去的地方有哪些東西,對地圖的河流、叢林、山谷,的險峻都不了解,

不知道穿越直線的叢林,容易因瘴氣死亡而穿越,則只是帶領人們送死,

一、你看到地圖,二、你了解到危險,三、避開危險。

先從「中立」的資訊,客觀的資訊,引導到對「客觀」資訊的感覺,並做出「決策」。

 

但我們的「客觀」的資訊的感覺,又受到我們的後設程式,也就是經驗,認識所影響,我們必須能夠培養對的「後設程式」以提供正確的決策判斷。

一般來講,人們看到股市往上飆的時候,就會莫明的追趕,這就是受你的後設程式影響,

人們看到股市不斷往下跌的時候,就瘋狂賣出,也受後設程式影響,

但在存股族裡,可能看到災情,就可能會瘋狂買進,也就是巴菲特常講的,別人貪婪時,我恐懼,別人恐懼時,我貪婪。

因為雙方的後設程式不同,對於決策的方式也不同。

聽到看到好消息,或聽到看到壞消息,而了解到是買股票的好時機,或賣股票的時機,而決定也不同。

 

但瞬息萬變的世界,也可能過往的經歷會過時了,

當資訊越來越多人知道,可能過去被模仿的方式,就不能再模仿了。

因為知道的人太多,如同預言過的東西,最後因為大家都知道未來會出某現什麼,就瘋狂購買或壓注,

反而人人都得獎了,但也就變得沒有人真正致富。

 

OODA,讓我聯想出的想法。

多觀察、多學習、多分析,行動後,再學習,判定結果後,從中學習,不管是好的,也是學習,不管是壞的,也是學習。

你再不斷的修正你腦內程式,也有利於你未來決策的依據。

 

https://kknews.cc/zh-tw/military/345gnny.html

未来空战过程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

未来空战过程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 未来空战过程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

這張圖,還滿清楚的

我記得我在當外拍團主辦的時候,

因為我在攝影圈很多年,所以觀察攝影師們的喜歡與團辦、瞭解很多外拍點、很多模特的外型、個性、價格、喜好

及許多攝影師的喜好,

 

也就是我瞭解顧客(攝影師),也瞭解模特(產品),並且能知道哪些模特攝影師會喜歡,

所以我約模特時,因為也是我的喜好,所以容易挑到好模特也挑到好的攝影,促成一個活動,

而決定要不要辦一個團,一定要知道這個團成案的機率高不高,

有些透過以往的資訊,這個模特被辦團的狀況,決定成團的機率高不高,

 

已經有足夠資訊的,像某些模特特別多人喜歡,這很容易成團,就像某個粉絲數很多的人,他就容易成團。

這是已知數的,

那開發新的市場,就是屬於未知數的,那就要用獨特的眼光,

觀察、瞭解產品是否具備客戶的喜愛的可能性,

外表出眾,個性溫柔,喜好拍照、個性活潑開朗,又能拍出獨特的風格,二話不說,就是潛力股,

在市場未認識前,就先開發。

有些我拍過一次,就不拍,不是外型不好,而是姿態不ok,溝通不夠好,就不太讓人有意願成為他的鐵粉,

一但鐵粉數不多,成團機率相當低,也就是拍一次就好,回拍的機率低,

 

產品,先從知道會不會吸引人想買,吸引人買之後,就要想能不能讓人願意不斷的回購。

 

如有些餐廳,如我家附近的餐廳,牛排店或手扒雞店,吃一次,就不會想再吃第二次,

第一次是好奇,第二次可能就是真的在第一次有良好的體驗,才有可能回購,

但第一次就不良的體驗後,就不再回購。

 

要時時的觀察,一是你的商店、商品是否真的吸引人,具有吸引力,

二是你的商品,是否會在第一次留下良好的體驗,

再來是如何保持時時都有良好的體驗。讓對方有意願成為你的鐵粉。

 

情緒,是做人的一個重要因素,情緒不好的人,通常讓人敬而遠之,導致經常朋友經常遠離你,

原本我或許是一個不錯的主辦,但也因為我的情緒控管不好,也因此跟模特或攝友相處不好,也因此斷送了一些朋友。

也因此汲取一些教訓。

 

而公司就看你工作的狀況,也因為我與PM們的相處狀況,辦事效率好,

而得到某些信任,被稱為很優秀。

我也相信我真的很優秀,也因此這是建立我的一個個人品牌。

品牌建立後,才容易有人信任你,

而一開始默默無聞,就需要建立所謂的品牌,

這品牌,就是做事能力、做事態度、談吐、言行舉止,

 

而這或許是在「了解品牌」的重要性上,決定「建立品牌」的一個決策,

而行動就是「工作態度」、「責任」、「效率」、「溝通」、「謹慎」等行為模式。

這是一個「觀察」這個世界成功人事,或有錢人,他們之所以會有錢的原因或成功的原因。

可能不外乎,努力、堅持、喜歡做事、熱心助人、愛好學習。。。。

 

有一份是根據許多成功人士,所談及的特徵,而整理出來的最常的八個特質的成功原因

 

書名:成功者的8 個特質 譯者:陳芳誼 原著: The 8 Traits Successful ...

 

https://bigelk176xmaps.blogspot.com/2018/05/8secretsofsuccess.html

 

在我使用「原子習慣」後,我覺得

可以解決「堅持」、「進步」兩者,「勤奮」與「專注」,則是可以透過蕃茄工作法,「突破」則是需要「成長心態與自信」

「熱情」,就是找到你有興趣的事,

「想法」,可以多閱讀,多冥想、多想像,或每天培養想像力5分鐘,養成習慣。

「服務」,是靈性的,是利他精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匿名的引路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