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書寫,來到193篇,很快就要進入200篇了,

來講講,自從我的300次外拍攝影、200本書閱讀,現在也來到200篇自動書寫。

畢竟我不知道如何才能讓自己更成功,但只要有持續的閱讀,應該就會能夠很成功,因為你大大增加了機率。

我的外拍攝影300場之後,也莫名的可以稱為大師,拍出來的作品非常的有感覺。

其實高職時練習打字,打到每分鐘152字時,其實也是每天的不斷練習、打字、不斷的追逐更快的速度,

那是一種非常的積極投入,一種為了比賽、為校爭光的感覺,或許就是那個使命感影響了我,

代表學校出去比賽,一種特別的經歷,也因為這樣你才能在某些技能上精藝求精,不再只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學校。

 

我想台灣人有很多這樣的精神,為台灣爭光之類的精神,不在乎自己犧牲多少,而在乎能不能讓國際看見台灣這塊土地。

 

我想在公司,則是為壯大公司而努力。

我想在家庭,為了讓家人過上幸福的日子、生活水準提高而努力。

我想在愛情,是為了讓另一半能夠過上安穩的日子而努力。

 

而努力是為了一種為了「什麼」而從事的事,而不會想要放棄。

 

人人都需要找這麼一個「持續努力」的原因,

可以說,我為了夢想,所以才會從事某些工作。

可以說,我為了家人,所以才會從事某些工作。

大腦一旦具備了「意義」的存在,他的「積極」度就會開始發揮,

 

我後來看了我多年以前的生命靈數,或許我已經渡過了該「心想事成」的年代,反而現在最多的是成為「真理」的求道者,瞭悟心法、

也就從30歲過後,我其實大多只為了追求知識、真理、悟道,我想我閱讀書籍約2年半的時間,追求攝影約2年半的時間。

5年,時光幾乎也不是在拼命學技術或拼命努力工作,而是拼命的玩、拼命的求知。

 

不在像出社會時,拼命的加班,反而現在一直加班的工作我待不住。

反而我拼命的學習,在每一天的學習下,我吸收知識的速度是快速的,排定工作項目、設定前後優先順序,處理事情,

會因為我沒有荒廢大腦神經,因此可以加快許多的速度,可以有秒懂、秒殺,井然有序、運疇維握。

又三年跟隨著超級高手Google級主管,因此在耳犢目染之下,也學會他的高效率處理事情的方法。

加上200本閱讀,或各種心靈知識的互相作用下,我知道如何創造有利於自己的環境,或避免災禍的發生。

 

每一次的自動書寫

每一次的閱讀

每一次的工作

都是為了讓自己跟昨天的自己更加的進步與提升,

要登高山,必須一步步前進,不旦懂得目標之處、也懂得規劃需要走多久、到達哪個目標

project-management-critical-success-factors-header@2x.png

做專案也是如此,

先瞭解需求、討論細節、建立資料庫、開始估計工作天數、並調派人力進行工作,

可以知道預期的完成時間、預期需要的工作天數、預期需要的資源人力

需要如何前後調配工作、需要完成的細節。

 

人要如何完成目標,也要知道目標在哪?

但我們的人生目標,是不敢追求,或則不知道要追求什麼呢?

或許是一種模糊,如我要當一位數學家、發明家、程式設計師、架構師,

但怎樣才能是數學家、發明家、程式設計師、架構師?

但如果是數學是我的興趣,其實就會自動的去學所有跟數學有關的東西,而不是你是不是數學家的問題

如果拍照是我的興趣,就會自動的研究各種拍攝技巧,而不是你是不是攝影師的問題,當你學會很多拍照技巧,拍出了漂亮的照片,你就是一位攝影師。

如果程式設計是我的興趣,就會自動的去學各種程式,會一些程式,就能夠擁有一份還可以的程式設計工作,當你在工作上熟練之後,就是一名有實戰經驗的程式設計師,有工作經驗,任誰都會說你是程式設計師。

 

問題需要到哪裡才停止呢?

還是跟本不需要停止,就像你可以爬了附近最高的山,你會不會再設定下一個你要爬的山?

尋求挑戰,當你學了微積分,你就會問,我還有什麼數學可以學,再去讀離散?再去讀統計?再去讀線性代數?

 

其實就是「興趣」導向,當你喜歡寫程式,目前你寫會了什麼,知道你還可以學什麼補足你所不知道的,就是你前往的下座山頂。

你的興趣就是不斷的爬山,看見世界的風景,

不斷的探索,去不斷的開發你的見牽、新知,看見各種想看的世界,

不再以「金錢」做為導向,而是像海賊王一般,探索未探索的領域,你想冒險,記下你的冒險日記

不是你拿的現在「金錢」多或少,而是你還會想追求怎樣的探險的旅程,

還有什麼你覺得不錯的,你想碰碰看的,你想瞭解看看的,

你想知道你還能完成多少?能夠完成多少?你想知道自己的潛能是不是能夠再一次的提升。

 

當我不斷的閱讀,讀了一百本、兩百本,我開始進入了一年一本書的速度,

我開始對自己充滿的信心與樂趣,我想要往上衝一年一百五十本書。

其實或許可以簡單的設定自己的目標,開始有興趣的往前衝刺,我要讀一百五十本書。

而這一百五十本書,都是我有興趣的書,也就這樣順便的培養許多的興趣,

速讀、記憶術、高效工作、腦科學、心理學、心靈科學、奇幻冒險、人生故事

 

覺得每一本書,就像是海賊王的歷史本文,

我的每一篇文章,雖然寫完後,可能就沒什麼用了,但是我的一個人生歷程的軌跡,留給後世人,也只是純屬無用的資訊,

幸運的從我的文章中吸取需要的「提示」。

 

當我一本接著一本書閱讀,我從中發現的答案,讓我開心不以,

雖然一本接著一本書後,如果指南針,指往下一個方向,我可以再讀什麼書,我可以再發現什麼答案

我能從別人的故事中,得到過程,曾經白廢的發明,可以造就了下一個發明。

因為我有許許多多的瞭解,所以我不覺得目前的失敗,就真的是失敗,搞不好只是一種磨練,

讓你未來可以用你現在所學的東西,打造下一個劃時代的產品。

 

我吸收著各種的故事,200本書的累積,如果說跟別人比較的話,你會有一種驚訝,

跟我年輕時的比較,攝影師的比較,會發現,我那時候都不讀書的樣子。

但「盡信書不如無書」或「不要再讀書」這種話影響你,你的人生就會開始糟了,

其實「可不盡信書,但需多學習」,為何,學習才能鍛練你的腦袋,

我想不盡信書的原因是在於沒有挑書讀,有些書是「正念」,有些書是「邪念」,

因此學會辨識書的好壞,會決定你的閱讀品質。

 

有些媒體說的是假的,有些媒體說的是真的

有些朋友說的是扭曲的,有些朋友說的是真實的。

能夠辨識真假的能力,在於你自己。

當然我們可以從自己信的過的老師、朋友,由他們所推薦的,必然會保障程度會高一些。

如我讀了「刻意練習」之後,與之相關的「超速學習」、「成長心態」、「學習的技術」、「練習的心境」、

各種通關書籍,就會有名人、暢銷書推薦,

我就會依著某些名人與暢銷書的推薦,當我信得過「刻意練習」的作者,那他有在哪些書寫書評。

就變成我會願意讀的書。

 

慢慢讀久之後,對書也有一種特殊的感覺,我能辨識這本書,我帶回家會不會想讀。

開始讀「立即用到的」、「未來有用的」、「清理能量的」各種相關書籍。

讓自己能夠「正念」、讓自己能夠「成長」、

我們差就差在,卡在自己在乎了「金錢」的得失利益,而左右了自己的「努力」

當別人不給你加班費,你就選擇了不學習了嗎?

當別人不給你加班費,你就選擇了憤怒了嗎?

雖然我們可以選擇,但我們知道,這裡有什麼可以學,對方不給,的確是對方的不對,因為他可能未來會失去你這個優秀的人才,

可以說他們的角度需要思考的是,會因為對方不加班,而懷疑他們的貢獻嗎?會為了強迫他們加班,或不多給加班,而想要痛失人才嗎?

 

這是一個員工不會想為公司想,而公司不會想為員工想的,這種失敗模式的公司。永遠也難成大器。

讓上下一心,才會讓不司不斷的成長,

員工會為公司想,公司會為員工想。

 

當選擇了「持續」的「進步」,

將「持續進步」放在無意識層自動化,

進步不是我要比昨天更進步1%。

我覺得是,持續進步就是,每天記得前進,

既不會不斷的加速,導致疲憊不堪,又能享受人生的樂趣,最後不會累死在半路上,又能夠因登山山頂,一種汗流的值得的感覺。

就這就是我認知的「持續進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匿名的引路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