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說過,世界的第八大奇蹟是複利。

最近剛看完一本書,叫《複利效應》

依照內容,是實例、選擇、習慣、動能、影響力、加速

說是6步驟,但我可能沒記得很清楚,哪6個步驟?好像也沒很清楚,

感覺就只是5步驟,因為第一個講的是實例。

 

選擇,先瞭解你想要的目的地是什麼、目標是什麼,明確的目標。

習慣,依據你想要的目標,制定你的習慣,有點像OKR的關鍵結果。每天例行事物,逐步增加,養成好的習慣,去掉壞的習慣。

動能,跟使命感滿有相關,但書中是講,如果你小孩在對方的失火大樓上,你會奮不顧身的衝去救,但如果不是你的小孩,你就沒有這麼大的動力,

在《一流人才如何保持顛峰》,則是使命感,當你做的事情特別有意義,那你願意做的動機就越強烈,會發揮超過自己極限的事。

影響力,跟你周遭認識的人有關,或每天所看的事物有關,如果你想要成為什麼,最好身邊、或所看、所見、所聞,都跟你想要成為什麼有相關性,多接觸該相關性有關的人物、文章、內容等,

加速,就跟《一流人才如何保持顛峰》差不多關係,當你已經到了極限時,試圖再增加極限,將會有更大的突破。

 

或許我理解的不夠,但我感覺之後,就是

 

選擇你要的目標,制定你的習慣養成方式,設定你目標的使命感與動力、試圖超越自己,成為卓越

 

最後我還是以向量或地圖來說明,

就像一張地圖,你必須設定你想前往的方向,而你就在現在的小藍點,你會找到前往該地點所路線規劃,需要走多少的路、需要多少時間

你要培養習慣、每天走一小步,累積,並習慣走,或越走越多,最後會變得越來越自然、變快,就容易到達你想要抵達的地點。

而在《原子習慣》,就是要培養你的系統(習慣)這習慣,會自動運轉抵達你要到達的地點。

 

最後,可能就像是思考致富還是成功法則(拿破崙.希爾),

一、明確的目標

二、摧眠節奏。

 

實習就是目標與習慣,目標與向量動能

持續的投入能量,投入能量,已成為自動化、潛意識裡,

目標正確,那就是隨著時間不斷的前進,最後終到達目標。

 

我說的很普普通通。

但總覺得,就是一張地圖,設定目標,開始看著小藍點一直往前走,只要不停止,只要不要走錯路,那目標終會到達。(怕你要設定的目標,是錯的或設定錯誤)

 

說這麼多,我仍然是一介平民,

算是過程中有迷失方向吧,

如果我是依著使命感做為目標的話,或許就不會這樣波波折折

曾經我有什麼目標

改變世界,他的確也是可以是個目標,變成你所做的事,找的工作、讀的書,都跟「改變世界」有些關係。

提升人類意識,這是「改變世界」進而發展的目標,因為發現這世界不是技術問題、制度問題,所有一切都是跟「靈性」有關的問題,是人類的意識需要提升,

那時候正好快2012,世界末日,人類需要提升意識,才能避開災難,那時候地震也真的滿多的,

後來我們都2020了,所以呢?

整整8年我都不知道在幹嘛,直到2019至2020,發現原來「政治」也是一個問題。到了政治問題後,你會發現,看見了許多的照妖鏡出來。

原本我們認為沒問題的地方,原來有問題,

如「教育」、「馬路」、「水溝」、「路燈」、「建設」、「能源」、「外銷、內銷」、「農業」、「產業轉型」、「青年創業」、「雙語教育」、「國家認同」、「媒體」等。

只能說,在黑暗勢力、負面存有的影響下,我們不知不覺下,缺少了覺知,缺少了察覺,這些看似不影響,卻是能夠影響很重大。

我們一直在想「改變世界」、「提升意識」,但我們連自己都不懂得察覺自己,不懂得提升自己意識,不懂得先改變自己身邊的事物。

最後,我的目標可能是,追求自己想追求的使命感。

或許是什麼台灣之光、幫助更多的人、做有意義的產品、做有意義的事、創造不一樣的產品之類的,至少你知道為何而做,而這種動機,會使你想追求卓越與成長的動力。

 

最後,就是你的目標很重要,大概就是這樣。重新校準你的目標。

就這樣,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匿名的引路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