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來自日常生活,

因為研究習慣學、研究學習法,研究記憶理論、研究大腦

我突然想到,我們的工作,我們的學校,除了體育老師,有比較好的科學理論基礎,去述說,

如何訓練選手,去訓練他們的肌肉,要吃什麼食物,要做怎樣的訓練,要做怎樣的休息,才能保持他們有好的體力、肌力、反應

而非盲目的練習。

 

但我們的學校呢?感覺老師沒有受過類似的,科學理論訓練,導致,我們是盲目的練習,

但有一個制度卻傳承了下來,上課50分鐘或45分鐘,下課10分鐘或15分鐘。

但有一定的依據,是因為學習一個小時段後,需要休息時間讓大腦會自動的去與曾經的資料是做串連,與產生突觸。

而頻率性的學習,小考,則是讓大腦提取資訊曾經的資訊,做記憶的加深。

我曾經忽視學習,直到我聯考失敗後,我意識到,不能只看段考,而是連小考也要重視,小考、大考、模擬考之間都要密集的複習。

因此我高職,選擇了另一項策略,不要忽視所有的考試,加上遇到好的老師,瘋狂的密集訓練我們對科目的複習,

導致,我可以以黑馬之姿,在補習班的擬模考脫穎而出,

我不知道選手的訓練,算是一種刻意練習,在高職,就瘋狂的密集做各種題目的訓練,反而訓練出我的大腦邏輯運算的能力

在補習班教數學、會計,也是一種訓練

在課堂上,自學,超前進度,也是一種訓練

國中,或許我是個普通人,但高職,我卻因為有別過去國中的背動學習,改為主動學習,反而使我高職時,的狀況異於常人

直到大學,就算是整個廢了,除了原先自學,到後來懶得學習,

但大多時間是在打工,開始進入實戰的訓練、與教人的訓練。

所以能成為很會指導他人的人,也有豐富的實戰經驗。

出社會,算是接受了不同的工作,有專案、有平台、有產品

不同的程式語言、不同的應用、從過去到最新流行的事物,皆有碰觸

一個特別的履歷就這樣誕生,

 

加上「靈性」學習上的瘋狂,慢慢有異於他人的,自我判斷能力,與感知能力,

能透過感應、預測出可能的未來、狀況,也能夠有比較大的判斷是非的能力

也變成能夠引導他人,諮商他人,理解對方的心理狀態。

 

加上對「攝影」的愛好,開始有美感的模式,及活動參與的模式,進而發現,成為專家的方式,

「習慣」、「大腦神經學」、「學習法」、「刻意練習」、「複利效應」、「成長方法」

透過頻率性的方式,訓練自己腦部的肌肉,

 

我們可以開始,有個「習慣」,閱讀時,你會去不斷的「回想」、「提取」、「解釋」、「整理筆記」,對你的記憶去做訓練。

我們可以開始,有個「實作」,幫你加深學習的印象。

當有「Input」也有「Output」,則學習的效果將會提升。

在於我做過很多的工作,都是做中學,反而因為做過所以比較有信任感、自信,且能夠很有印象。

加上大量的「面試」與回答,我所有曾經做過的事,會在每一年至兩年,重新的複習過一遍。

加上技術上的輪替,很可能遇過的,寫過的,又重新的再複習一次。

 

我很特別,我的特別,來自隨緣,或許我的信念就是,不會停留在一個知識點太久,

但總會有人生帶著自己、引領自己前往,未知,但又一種新穎的道路。

慢慢發現,工作上的問題,許多書都有提到,但這些書,並非所有人都會去閱讀,因為不是學校要你讀的書籍。

也因此,大多的工作,在沒有這些理應支持下的管理者、領導者、老闆們,就成了胡亂做事,而非科學做事的一群人,

除非經驗使他們成長,讓他們非常某些做法不對,需要改進,

否則,用舊有慣性思想,公司的問題每一、兩年重新發生一次,卻絲毫不改進自己,那就會是一個問題。

 

當每天,去思考,去訓練,熟悉你工作上的事物,你會發現,越來越懂得靈活處理後工作上的事物,

但我們不能只有「工作」上的事物,那會維持一種不成長的狀態,

無法有擴展自己的技能,

需要有「非工作」的時間,去做一些新的學習,新的解法,新的技術,

才能不斷的擴展自己的技能,

使自己立於不敗,也就是到哪都不會有人嫌你,到哪你都是搶手的人才。

讓你選擇工作,而非工作選擇你。

 

有目的性的學習:

在「刻意練習」之下,

每當我們學了一個技術,

可以將此技術,分拆成各種小單位,並對每個小單位,進行實作

或則依過往的經驗,給自己實作的題目

將這些實作的題目,一一拆解,回答,實作,就能加深學習的印象,與真正學到如何處理事物。

在我「引導」新人,撰寫程式的時候,或許最有收穫的是我,

我有了當主管的經驗,

如何安排工作,從原本的直覺式,發現答案,

因為過往被帶過的經驗,使我用同樣的帶人法,去帶人,

先丟一道題目,先做第一個頁面,這個頁面,有什麼畫面,畫面要做什麼事,先完成給我,

一定是先,刻畫面,撰寫非同步程式,

再來新增、刪除、修改、列表、明細、匯入、匯出,權限控管、分頁、排序、搜尋、重新整理、選單、測試、操作

一套管理系統就這樣,做出來了,

一個月內,安排一個工作慢的菜鳥,就能在一個月內做出來,

而我引導他的工作,就是請他去實作我希望他實作的,從實作中學到事物,瞭解他對邏輯的想法,瞭解他技能上的不足,

並補充、改變他撰寫的方式與技能的修改。

現在再做同一樣的事,其實對他就沒什麼難度。

這樣一個四、五個月的帶人經驗,就是我在面試時,能夠回答的內容,

或許很訝異,我不算是很厲害的主管,但我很會帶人。

或許有些人,認為是這個人的資質好,而非很會帶人,

業務通常這樣想,但等到真的我離開後,他們才會發現,真的有沒有我,會有很大的差異。

真不要認為工程師,每個都一樣的想法,我也不知道他怎麼會有那種想法,派給資淺的,跟派給資深,不分難度的隨便分配。

他們看不懂難度?或許,但分配怎麼可以不問技術人員,就隨意分配,也是一個怪事。

 

當我們有目的性的學習與實作,就能加強我們某一單元的理解度與實際經驗,加速學習。

長久以往,365天,日以繼夜的學,就能培養我們某一單元、某一領域的扎實,

出社會的人,真的不再學習,才導致,其實我們輸給年輕人,而非輸給老人。

我們因為再學習,才因此容易被超越,只剩下無聊的年資

如果我們掌握學習法,日以繼夜的學習,有目的性的學習,加上豐富的人生經驗,

許多事物,因為有經驗的協助,有畫面、記憶會加深,理解力也會提高,

才得以使我們學習速度上又能快上許多。

但仍然需要不斷的學習。

只是學習,不在是盲目的,而是有科學的學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匿名的引路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