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雪球速讀法」

或則「如何閱讀一本書」

 

我們從點、線、面去想事,

一個字,稱為一個點

一行字,稱為一條線

一頁,稱為一頁

一本書,稱為一個長立方體

一個領域,稱為一個立方體

不同領域,稱為一棟樓

 

而「雪球速讀法」,先是用看封面、前言、大綱、標題、先開始,再掃讀第二次,看關鍵字、小段落,然後才開始精讀。

為什麼要這麼做,這跟大腦怎麼吸收資訊有關。

我們大腦會根據已知的事物,去學習未知的事物,層層堆疊去學習事物

而且大腦有點奇怪,你需要反覆練習,才能真的能學的起來,

或許是人體的一個機制,需要經常使用的,才會學起來,不經常使用的,可能覺得沒必要,直接丟到垃圾桶。

也變成你需要有使用習慣、需要經常看見、聽見、使用,才能建立起學習迴路,

或許想像「軟體」,或你使用的各種「APP」,你不常使用時,你根本可能忘了他的存在,

或許就會刪除APP,刪除帳號之類的,以減省更多的硬體空間、能量的消耗。

 

所以依據「大腦」理論與「雪球速讀法」,我想

我在讀書上,可能會搭配「習慣」、「休息與壓力」、「番茄時間工作法」、「微服務」,

每25分鐘,所做的事,先進行資料的蒐集,就是看封面、大綱、黑標題,形成一個比較不耗腦的方式,

掃讀關鍵字,3~10字的資料,這樣可以搭配視讀而不在腦裡用音讀的方式。

再來讀小段落,3~5行,看看有興趣的事物,

培養了腦中的知識習慣,對3~5的行的知識,已逐漸閱讀起來,微讀的作用,就是將一整本書,拆成很多小區塊,

一個接著一個小區塊的閱讀,

再重新閱讀,閱讀一個大區塊。

 

一方面,微閱讀,比較讓人不會感到壓力,若感到壓力,那就是讀的東西,是以往不知的,就得更拆解,

將不知的關鍵字,往來查找,或問人、理解一下。

在每一個小區塊,都理解學習時候,整本書的內容,差不多學會,而且也能學的比較不這麼有壓力。

若這些小區塊的學習,又可以在其它書籍中又再次看到,想必又是除了增加複習,又能快速理解閱讀。

 

這就是我「微閱讀」的概念。

經過「微閱讀」概念,我看書,首次,可能就是看黑標題的方式,

慢慢吸收起這本書,及好像有看的樣子,就是大部分的小區塊似乎看過一樣。

或許重點,應該擺在「微理解」上面,

 

閱讀不一定理解,但理解一定經過閱讀。

理解就如同寫程式一般,將功能實作出來測試完成,才叫做完。

理解,或許就是讀過,並且測試過知道瞭解後,才叫理解。

 

程式寫了,若不能執行,就像是有寫沒有對一樣

閱讀若讀了,不理解,就像沒有讀一樣。

 

或許大概是這樣一個意思。

擺在「微閱讀」、「微理解」,我們就可以拼出知識所需要的各種小型的要素。

透過這些小型要素,就能去理解各種書籍、發揮閱讀的速度,

將每次理解一點點小型要素,就能累積知識量、能理解的事物也越能廣範,包羅萬象。

或許未來也能發揮,微寫作。

如臉書、噗浪一樣,當初叫什麼微訊息吧。

 

若攝影的技術,也可以用「外拍」的方式做學習,

每次外拍就一個主題,主題可以是「閃燈」、「夜拍」、「微光」、「創作」、「婚紗」、「產品」、「記錄」、「逆光」、「剪影」、「修圖」…等。

因為拍了300場之多,似乎就這樣量化後,其它300場裡有多少微攝影存在呢。

而每次拍就是想拍出那些差異性的地方做學習。

 

閱讀也類似,或許讀100本還好,讀300本以上就能含蓋多少的差異性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匿名的引路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