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xels-photo-1030900.jpeg

當人們想要滿足自己的欲望時,

他們會因為無止盡的欲望,要還會要更多,

如果不去節制,則會產生不可預期的後果,

就像小孩子,若不阻止他玩電動,他會因此近視,

但若阻止他玩電動,又會使他產生不滿,

一種會產生無法節制的狀況,一種會產生不滿足的怨恨,

兩者都不是好事,

但小孩是天真的,父母的權威如何使用,

可以溝通與協調,可以說明,要玩可以,先去運動兩小時、看書兩小時、寫完作業,或只能玩兩小時,

小孩認為自己可以因此有談判或協調的機會,他就會衡量並且妥協與答應,但他也有作主的權利以及滿足欲望的機會。

 

有條件的,在這世界上挺多這樣的例子,

但你與你的內在小孩,也可以這樣的妥協,主要是經過溝通與利益分析之後,

內在的父母與內在的小孩的溝通,一種理智的父母,一種不理智的小孩之間的溝通。

讓自己成長成大人,內在小孩與內在的大人,

 

當我說與我的內在小孩的溝通之後,我說不如你滿足了讀二十本書之後,再購買物品吧,

一個禮拜只能拍一場,為什麼呢?你需要時間修圖,你需要體力,一天拍兩場太累,兩天都拍,會沒有時間整理照片。

三,錢不要花在不能產生美麗的作品之上,

我覺得我同意了這樣的推測。

我也覺得獲得什麼,先努力完成什麼,我也同意。

因此一個內在的協定產生了,我與內在的協定,避免我把自己搞砸了,

也就這樣,我每當要花錢時,我突然覺得我會對自己說,你讀完二十本書了嗎?還沒,那就不能。

我的黑暗面,與我的光明面,兩者已達成美麗的共識,黑暗就是要從事自己的欲望,光明就是要節制自己的慾望。

兩者之間的平衡在一場內在的交流之下完成共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匿名的引路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