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興起,剛好,很晚了,結果我偶然拿起我桌上的一本書,新買的一本「設計你的小習慣」

這本書的作者為,福格博士,那時候我聽演講時,聽到福格行為模式,為一個獵豹移動設計總監講述著他如何使用該模式在他的APP應用上。

我也因此著迷這個福格行為模式,

後來也後續有一些書籍,如:「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原子習慣」、「致富習慣」

習慣學,變成一個很值得研究的議題,也因為有習慣,我才因為養成了攝影習慣後,成就了300場攝影,不知不覺成了很會攝影的人,

我也利用了學攝影的習慣,養成了閱讀的習慣,如今也讀了兩百多本書了。

 

養成閱讀習慣有一個好處,對我來講就是屬於個人的知識經濟價值,複利學習的情況加上懂得多,在工作上或許不會加薪,

但就是會有點點工作變得容易些、遇到困難的挫折感變小些、效率變高些、學習速度變快些。

 

在我的自動書寫,也引用我攝影與閱讀的相關經驗,也就是計數,也不知不覺自動書寫,也快近300篇文章。

追逐數字,或許是我的興趣,也是記錄,也隨著不斷的記錄,而有了滾雪球的效果。

所以我現在已習慣寫篇文章,做任何事,或許都會有所謂的計數。

 

這篇是我隨手寫的一篇文章,深夜閱讀,不會是完整的筆記,而是今天讀什麼,就寫什麼,可能是短短的十頁,也可能是近百頁或一整本書。

但我覺得,隨機性就好,就是任何頁數,任何想寫的樣子,讀5頁也是可以寫,讀10頁也是可以寫。

 

就像是攝影,可以直出,也可以只修第一套或第二套,或只挑幾個覺得不錯的來分享。

我想這種靈活的模式,才會讓人想要分享,分享沒有多少的壓力,就是熱意做的事情。

或許就是我深夜閱讀的一種興趣,而讀書筆記,哈哈,可能就是因為要讀完,或打一堆字,反而阻礙我寫文章的興趣。

這時我才發現,我的目的,如何影響我,我如果想要追求完美,那我肯定啥都不幹了,像這樣自由自在的亂分享,自動書寫般的分享,反而才是我覺得真正比較有興趣的事,

也讓我有動力去做。

 

所以,這一篇,就是我的開始,深夜閱讀 001 - 設計你的小習慣

===================================

作者:福格 博士

史丹費大學行為設計實驗室

培養一位學生跟朋友創辦了instagram ,並成功賣給了facebook,,賺到十億美金。

 

這樣會不會引起你想讀這本書,及瞭解福格行為模式呢?

 

書中,筆記:(或我隨意亂說)

書中有幾句我認同的話,其實問題不在於你,而在於方法

「問題出在方法本身、與你無關。」

 

多多少少,有些心理學的內容,也就是不要責怪自己,

畢竟我們身為人類,有人類的機制,我們自身的意識,不管我們怎麼想,但就是會犯錯,或會有錯誤的行為,

其實,或許就是我們不夠瞭解自己的大腦運作機制,也就是,神經迴路,我們已經促使我們不斷的犯相同的錯誤,卻明明意識知道我們不要犯錯,但我們仍然犯錯。

這或許就是習慣所造成的,當然這是一個行為模式的迴圈。

習慣,用在好的地方,會使你會越來越好,也越來越開心,

但如果相反的話,就是上癮症了,也就是朝負面的方向前進,如越來越肥之類的,(明明就不想變胖呀)

 

所以在前言的部分,才會提到,

.停止苛責自己

.把你的願望分解成數個微小行為

.把每次的錯誤看成是新發現,作為改進的參考

 

以下純屬個人想法:

第一點,是屬於心理學的,是信念的部分,也可以是腦科學,避免,讓自己產生停止向上的動力,及限制自己,框住自己,使自己變成固定心態,而不是成長心態。

第二點,或許是目標管理,也或許是依據腦科學能專注與注意力的時間限制(或其它的)

第三點,在大腦解鎖與心態致勝,都還算可以找得到原因,用心態上看,是成長心態,允許犯錯,也在刻意練習或天才密碼、超速學習裡,應該也可以找到一些,

錯誤,會讓人更警覺,也使得神經迴路刺激與強化,因為學習是為了減少犯錯,符合大腦的規格,

畢竟,人遇到危險,會特別的警覺,促使大腦快點學習及牢記,這是為了生存所設計的機制,

反而犯錯,可以更快的學會東西。

不要害怕,勇敢面對你所不會的,並願意去學會。

 

前言提到:

一切都發生於煩刻之間,因為採行「小習慣法」之後,成效最佳的改變來自於感覺美好、而非感覺難受。

我覺得,每次的活動讓你覺得開心,真的還滿重要的,

像為可我寫文章,比較喜歡寫自動書寫,真的也因為感覺比較好。

但其它性質的文章,像是刻意寫筆記、刻意寫小說,我反而覺得自作自受,反而我寫的意願會低。

所以我設計的寫文章的方式,影響我寫文章的意願,或許是我主題找的不好,我應該要開始隨意的書寫我想要分享的東西。

以分享為主好了,我本來就沒有要營利與出名,隨便寫寫我壓力也不用這麼大。

 

書中提

最棒的是,你能樂在其中。一旦移除所有主觀判斷因素,你的行為全然成為科學實驗。具備探索和發現的精神是成功的必要條件,而非只是意外收穫。

 

只有三件事情能夠創造持久改變:大徹大悟、改變周遭環境,或從細微處改變自身習慣。

 

大徹大悟,是滿難有機會的,通常跌到谷底,或許就像我國中聯考,所有高中都考不過,沒有一個考試達分發資格,

我才開始改變學習的習慣,也就是開始上課認真、小考必讀、期中考必讀、大考必複習的習慣,也讓我順利考上技職體系第一學府。

 

或者像是閱讀也是一種,大徹大悟後才開始培養的一個習慣。

 

而我們比較容易控制的,就如書中所講的從

只要能遵照對的計畫,就能造成持久改變,而「小計畫」是讓環境與小步驟發揮最大力量的新方法。

 

創造好習慣是好的開始,而創造超小的好習慣則是發展更大習慣的途徑。

一旦了解「小習慣」是如何奏效以及它為什麼奏效,就能一口氣做出大改變。

你可以終止不良習慣,更可以著手列出像是跑馬拉松之類的願望清單。

 

「小習慣」的基本做法是:找個你想要做到的行為、從超小規模做起,自然融入生活中、然後把它養大。若想創造長遠的改變,則最好從小處做起。

 

運用「小習慣法」,做到30秒內能夠完成的小動作,便能迅速養成新習慣,然後讓它自然而然擴大規模。

執行「小習慣」時,我建議人們先找三個非常微小的行為開始做起,就算一個也可以。

 

「茂宜習慣」:每天早上一起床立刻說這句話:「今天會是很棒的一天。」且說的時候,盡量感覺樂觀與正向。

請找茂宜習慣想成每天早上三秒就能完成的簡單訓練,它能讓你了解開始一個新習慣有多簡單,而且也能幫助你學會行為改變唯一最重要的技巧-覺得成功 。

 

採行「小習慣法」,就可以把風險因素從等式中剔除。小習慣也可以暗中進行,不讓人發現就能開始改變。沒有人會對你冷嘲熱諷,你不會因此承受太多壓力。

這些行為極其微小、執行計畫又具彈性,不會有什麼情緒風險。「小習慣法」沒有真正的失敗,頂多會有小挫折,但如果你重振旗鼓,那就不是失敗-而是新習慣正在形成。

 

=====

這不免,我要提到「與神對話」,十大幻覺之一,失敗的幻覺,那時候我讀完後,有一個概念,我們做一幅畫時,都會不斷的修修改改,中間過程,塗來塗去,

在我們追求目前遇到挫折時,就像是塗來塗去的過程,那就挫折,會讓人覺得失敗,像是逃避、拒絕、憤怒、做不了到快放棄,我們有機會就逃避了,就像是離職、不再考試、不讀了之類的。

但我不知道我過去為什麼會很多的恐懼、害怕,拒絕做某些工作、換工作之類的,總之會有許多原因來自於無法承受挫折的感覺。

若我們有另一種心態面對挫折,他只是暫時的,成功過程中的一個小修改,那你知道你正在完成一幅畫作中的過程而已,

像我現在算不算失敗,某種面向,我感覺我像個魯蛇,沒房沒車之類的,但這只是過程中的一環,以現在做定論,其實就算是一種挫折,但誰能知道未來呢?

而我們所看的成功,是否未來也會跌下來呢?過去有大成功的諾基亞手機,如今被蘋果取代了,過去有成功的科達相機,也被數位單眼給取代了。

此時的我,可以說是失敗,但如果我只當作在一個谷底,人生的生命之書的一幅篇章,最後總會有轉折的,從此人生或許就翻轉了,那我可能不會覺得此時是失敗,而是成功的轉折點。

也可以說,因為如此所以我之所以為成功的原因。可以從未來看向現在,或許這時的我,瞭解為何成功的原因。

如果我沒曾失敗的離普,或許就沒有未來那個成功的我。

=====

 

規模變大的唯一可靠方式,就是從小處做起。

 

一個小動作或一小口食物,一開始也許感覺沒什麼大不了,但卻能賜予你動能、讓你追尋更大的挑戰與更快速的進步。沒多久,你就已經吃掉一整條鯨魚了。

動機和意志力天生易變,一點都不可靠。

戒除某個習慣全靠意志力的想法大錯特錯。

行為設計有句關鍵準則:簡單才能改變行為,於是把努力重心轉為創造眾多小習慣,這些習慣規模極小,但影響甚大,。

開放與善待自己的心態來進行每一個新習慣。

 

讓改變維持小規模、並放低期望,才能不受動機和意志力這類口惠不實的因素所影響。

小習慣很容易完成,你也就不需要倚賴不可靠的動機。

 

使用「小習慣法」,無法成功有多小,都還是令人振奮,藉此利用大腦的神經化學效應、將刻意行動迅速轉換為自動習慣。

成功感幫助我們深植新習慣,並促使我們做更多。

 

「小習慣」能讓你學會如何在生活中感覺美好。讚美自己、而非鞭策自己,這種能力能為改變扎根。

 

「今天會是美好的一天」

一切開始感覺不一樣了。非常不一樣。

 

我花了十年的時間研究人類行為,一心想找出打開奧秘的鑰匙,終於2007年找到了。答案居然非常簡單。起初我很難相信之前居難沒人發現,但現在我明白有些奧秘就像謎語,不知道答案時,似乎很難解開,一旦看出答案,解決方案就變得顯而易見。用我發現的答案,可以解讀行為。所有行為。

 

錨點-行為-慶祝 (ABC三步驟)

一、錨點時刻

二、新小行為

三、立即慶祝

 

以上,為前言的部分。

還沒進入正題,但已經很不錯了,讓你知道小習慣能夠產生大改變。

如果有這樣的認知,應該就能夠影響你許多面向,幫助你得到更好的結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匿名的引路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