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看的書為《幸運,你可以學會的能力:科學證實!機緣和巧合都能操控,讓自己變身好運製造機,避開厄運隨時隨地都走運》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10969

 

看完後,我只有一個想法,吸引力法則,如果對他有誤解的話,

你們只會想像你最後的結果,但真正要能使他實現,應該是要想像他的過程的細節,

 

好比一個專案,如果要完成他,

你需要系統分析,瞭解這之間要做的工作有多少,而不是只看最後的結果,或許是畫出最後的視意圖。

但視意圖要完成,就需要很多的工程師、設計師、專案經理、分析師去處理,

只有視意圖,並無法完成最後的結果,

你需要專業的工程師,定義資料庫的規格,需要程式設計師撰寫讀取資料庫的程式與輸出的頁面,

需要設計師針對每個頁面去設計與切版。

 

那我們的想要完成的事物了,依據吸引力法則,

你當然需的是關注,因為關注你會無時無刻注意力擺在其中,不是吸引他們來,而是你特別注意這些事物,

因為在「願景版」,你會有想像的畫面,因為你經常的看見,大腦會時時刻刻的記憶這些東西,

也會影響到你走到路上,都會想這些事情,而會對這些事物關注,並且一有這些事物時,你會想特別的去瞭解這些事物,

 

大腦在看見這些事物時,也會無形的影響到潛意識,

像是視覺暫留的現象,短暫時刻他會關注這些事物,

所以我發現這點之後,我要將當初我在意的事,寫在便貼紙上,貼到我能看見的地方,時時看見他。

 

而且我的部落格,我的自動書寫,會經常的撰寫,加上我的使命宣言,置頂,一定能常常看見,

記得我給自己的天命或使命,將靈性的事物告訴大家,或許則是提升地球的靈性意識,接著就是知道的人們,你們自己的選擇了,這是自由意志。

 

我記得我工作的目標,就是想要能夠年薪百萬、能夠成為架構師(就是變強),

我一個月後,可能忘了,但我還是要知道我為何來這家公司,所以技術成長的計畫我放在心上,

所以我仍然需要規劃我的技術成長的方式。

搭配我100本閱讀的計畫,事實上已經超過150本了,但我覺得太好了,

所以我又訂了200本的計畫,

最近又訂了季目標,為一季35本的計畫,希望最能高速閱讀到一天一本甚至希望能快到一天二十本這樣的速度。

 

我發現目標之所以無法達成的可能性因素可能如下:

一、只想結果,不想過程,也不想如何達成的策略。

二、定了不可行的事物

三、定了不明確的目標

四、沒有實作的策略

 

再來我把目標當作一個Google 地圖來看

想像你拿起Google Map 的 APP 並設好你目前位置,以及你要到達的目的地,

並使用規畫路徑。

Google Map就會告訴你,開車要怎麼開、走路要怎麼走、搭大眾交通工具要怎麼搭,

會需要開多久能到達目的地,會需要怎麼搭,需要多少錢,需要怎麼走,要走多久。

然後你就會選擇你可行的方式,我開車、沒騎車,當然是大眾交通與走路,

走路太遠,你也不可能達,所以是大眾交通工具,

有些大眾交通工具也到不了,你就會考慮搭計程車。

 

這就是「策略」,

你有「目的地」,不夠,你要有「策略」,要有「規劃」,

當你規劃要走的,你就直接放棄了,所以要有「可行性」,目的地要「明確」,否則你不知道地址,不知道名稱,你要怎麼Google呢?

還要有「資源」,如同我沒車、沒錢的話,那你還要前往目的地嗎?

你應該先學會開車,或先領足夠的錢才行。

 

最近流行「OKR」,我想只有「目標」與「關鍵結果」,

並不理想,後來有些書補充了,季目標、有挑戰性的目標、本周任務、未來四週任務,還算明確的寫出比較可行性的內容也稍維明確。

然而定的任務做法,是否適當,這要有很好的領導人、團隊的共同參與,務實比較重要,不然只是隨意的填寫。

再來又多出一個新名詞叫「OGSM」,多講了,類似像「願景」、「策略」、「衡量」的東西。

 

但我的想法就是從「甲地」到「乙地」怎麼前往,

跟「練習的心境」很像,就是需要很重過程,也會設定前往最終目的中間過程的路燈。

 

然後這本《幸運,你可以學會的能力:科學證實!機緣和巧合都能操控,讓自己變身好運製造機,避開厄運隨時隨地都走運》

講的歐普拉用的方式是,視覺化+自我肯定。

 

但說了《吸引力法則》的問題,或實際操作問題,

應該是要有「目標規劃」

不只要有「目標」也要有「規劃」,雖然很像「關鍵結果」

 

在實際做專案,

我們知道最終截止日期應該是何時,目標是那時候做完整個專案,

但如果沒訂好中間過程,就會不斷的延期、delay,因為沒想清楚,中間要做的所有事情,

只知道畫了設計搞,做了需求分析

但系統分析未做、人員配額不足,未受過專業訓練、未有正確的帶路的嚮導,

後來,將所有功能攤開,每天要預計要做什麼,估計要做什麼,然後衡量為什麼無法達標,

最後的測試,還有多少錯誤要做修正,達成率多少

一個功能一個功能的驗收。

 

以我帶了過兩個小新人做過案子後,我發現我挺會管進度的,

規劃好後,知道他們能力能如何,在來訂好何時要做好什麼,幾乎能達標,而且還超前進度。

當然老闆認為我沒什麼,管理技能好像沒比開發技能好,

只想要我自己開發,不要去管新人的進度還是他怎麼做的,

甚至可能覺得我CodeReview是浪費時間。

無腦的老闆,也不值得我跟他很久,所以我離開了。

千兵易買,一將難求,他不懂這個道理,就隨他去囉 

 

當過小主管後,發現,我還真的有那麼一點強的管理技能存在,

因為我開發了數十年了,所有開發的細節、經驗都有了,

可以估的出來部屬的能力與開發的細節。

不能低估,只能高估,才能正確的完成目標。

低估,只會讓日子無限的延期,

高估,就能夠有超前進度的可能,

 

但有挑戰性的目標,是滿特別的,

他會促使人發揮潛能,但我覺得發揮潛能是自我的追求,

你只能用,用剛好的時間完成,為中等,用超乎預期的時間完成,為高等,

連中等都無法完成的速度,為低等。

這是在出社會時某大公司的工作機制,一種績效考核機制。

可以知道你用的是合理的時間應該為多久,用了不合理的時間完成是多久,總有個上、下限。

不達標只有兩種可能性,能力不足或則偷懶,如果能力不足該怎麼培訓,如果是偷懶該怎麼使他勤奮一些。

 

我被我的前主管帶過,我懶的時候,他的口氣很差,讓我感到威脅,

就稍微的不敢放縱與怠惰。

這是管理的技術,有時候刻意的嚇嚇人,只為了讓你努力,

在遇過不會管理的人,就會放蹤偷懶的人,三個月沒產出,不做任何的處置,

也影響原有員工的心情,

所以當我做小主管的時候,我對部屬的要求很高,也就是要在指定的時間完成我交付他的工作,

沒有我會瞭解為什麼,以及觀察,

若沒把我看在眼裡,那很抱歉,這種人我不會教,也不會用,通常這種已經打或罵或友善的指導也不肯改進的人,

我覺得也不需要我多說什麼,他們自己就閃人了,

我連叫進會議室請他走的機會也沒有,他們就會自動請辭,把罪怪在我身上,

我覺得還好,讓他們覺得不適合這裡,就好,

因為他們適合那種能放縱他們的公司,但他們過去也只會被同事們討厭而已,但也是活得下去,直到公司沒營收可以養他們為止囉。

公司要生存,員工得需要有產出,這就是法則。

 

好了,大概就這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匿名的引路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