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介紹了用故事來學英文的影片

這次,我介紹的是「肯德拉語言學校」

自己覺得,自己是不喜歡英文的人,但如何讓你喜歡英文呢?

可能英文是因為與自己的程度上的差距,提供了不適合你的材料,

也就是你對英文的口味是很小,硬要叫你吃這麼大的,你一定會說,我不想吃。

所以我打算,以小量閱讀的方式進食。

一、是利用故事、繪圖本,

二、利用簡而短的例句來學習。

我發現,可能也需要跟著唸會比較好,

不管你懂或不懂,是適合的進食量,加上重複性三次以上閱讀及練習

也就是練習語言這件事,

 

我們小時候,練習過走路,練習過腳踏車,

語言這件事,其實也是練習來的,因為常說,在肌肉與神經方面已經建立好習慣以及熟練的狀態,才能講的快速與直接式的反應。

 

而英文是我們長大後才學習,由其是在國中,甚至高中,但大學就很難固定的學習,為什麼呢?

因為沒有強迫性的英文課程,也沒有強迫性的原文書與原文考題及原文上課,導致你可能忽略了英文,從此不再練習。

但就算有強迫性的課程,只是無端製造壓力,因為你的人生還沒餵食足夠的英文知識與英文的練習,反而會承受過大的壓力,

再來,如果過大的壓力,就要能夠有承受壓力的心理因素,與學習如何在短時間將自己跟上這樣的程度的一種策略。

 

但通常落後進度的人,在學習如何學習方面的知識是不足的,導致遇到極大困難,通常是承受不了壓力,或無法想出對策。

這反而導致立意良好的政策,反而有非常大的反效果,因為大學後沒因材施教,也不敢因材施教,

大學如果用教小孩的方式教大學生,大學教授應該會覺得受辱,或則讓大學生覺得像白痴。

但我就像一個白痴,都35歲了,而且還讀過大學,出過社會,在社會工作了十幾年,英文仍然像個白痴程度。

我覺得我仍然希望用白痴的方式教我,讓我不斷的進步,而不是讓我害怕去學習,

應該要讓人熱愛上學習,

 

學校想要把人教好,卻沒有因材施教,或認為這種程度應該不用學校教,反而就問題來了,

每個人的程度不同,反而認為學生應該有什麼程度,導致以某種程度以上來教學,反而只能培養符合某種程度以上的人才能成就得到,其它幾乎都大概是放牛吃草了,

或請他們自己靠自己努力了。

 

學校與老師的教育,應該不能只以教某種程度以上,其它都類似放棄的模式,

如同一家公司錄取了某種程度以上的員工,但員工的程度在勞工市場上是差異很大,不見能想要某種程度就有某種程度,

通常你要的某種程度,也會有其它公司要走,

反而公司最好有培訓員工的制度。

 

如果學校想要讓自己學校成為名校,除了利誘找到程度很好的學生,當然也要適情況培養程度不足的學生,

才會有足夠優秀學生的產出,放到勞工市場去,也受公司們的肯定,以增加學校的名聲。

 

提外話。

回到正題

未命名.png

針對肯德拉語言學校的影片,

其中的一個片段,

你覺得如何呢?

大腦可以清鬆的吸收,因為字很大,且慢動作的發聲,

對於初學者階段,或不熟悉英文的,會是一個好的累積英語的教材。

當習慣一次兩行開始,慢愛的覺得簡單之後,再開始挑戰文章或書籍,

而不需要一開始就越級打怪。

就跟學打字一樣,一開始先熟悉一行的幾個字母,如ASDFGHJKL 或 QAZ 等,反覆練習,就讓手指與鍵盤結合起來與熟悉。

那文字呢?當你時常看到地方,與Where有關,也習慣了問句,那你腦中累積及反覆的累積相關的問句、相關的地點問法後

只要反覆跟著唸,與跟著學,反覆聽、反覆講,最後也會自動的與你的五感做結合,便可以直覺反應。

 

一開始挑了一些容易吸收的,大腦沒排斥,其實大腦應該是擅長選擇的器官,你知道這他不行,就會跳過,不想,

但我們自己則認為這是逃避,或則害怕,事實上,他只是衡量自己會耗掉太多能量,以及不易吸收,而決定忽略或迴避,

而這時,你感受到大腦迴避時,那可能是教材上出了問題,需要換小一點的,直到他覺得沒什麼為止。

他可能一開始只想認識26字母,

再來可能只接受兩個字組合,或三個字組合,直到你習慣五個字的組合,再慢慢吸收更長的長度組合。

他也希望能夠有所應用,或與自己經驗有關的,比較好理解,

所以搭配「圖像」、「經驗」、「動畫」、「故事」學習,可能更容易理解與吸收 

 

當你用五感,實際去碰觸後,可能跟人直接對話,或詢句別人,這東西該怎麼練,

由於實戰,會學的更快,所以將自己投入一個情境,問人「這是什麼」,可能會加深你認識這些單字,與情境的用法。

 

我在想,如果我們將自己置身於語言剛發明的時候呢?

發明語言的人,就像發明程式語言的人,為了解決人們與機械語言的溝通,而發明,將程式語言設計的簡單與人的語言相關,以好操作機械語言或組合語言。

而發明文字語言的人,想的是什麼呢?為了讓人們在生活中能溝通之用,以操作人們或指揮人們,或溝通,如何做事,如何傳達訊息,

所以一開始對所有事物做發音與文字與圖像的配對, 

如,我,指的是我,比著自己,然後說「I」並寫下「I〕

比著蘋果說「Apple」,一個一個物品一一配對發音與命名,

再來將所有事物一個一個配對,補足所有不知道的事物,將這些事物,收集、收納起來,集合語言大全或般佈語言,

為了讓語言統一,則規定所有人必須上小學、上國中,以具備基本的語言溝通能力之義務教育。

才能讓不同的人,能夠溝通,

如果外來的新住民,也要求他們上義務教育,你就不會覺得跟他們溝通有障礙,他們也不會覺得跟我們溝通有障礙。

 

如果我們也上語言學校呢?國小、國中都去上國外的國小、國中呢?也能吸收足夠的語言能力。

其實我們的九年義務教育,只有三年的英文學習,感覺是不足的,

可能是強度不夠,加上平常少用,沒有經常的配對使用,因此沒有練就一種直覺反應的狀況。

再來,如果到國中才教,我們當作是用成人的方式在教英文,那可能也是錯的,

可能教英文時,要用教小孩的方式教,不論年紀是否大了,但英文程度仍然是小學程度或幼稚園程度,應該以幼稚園程度來教。

 

我在一百本的閱讀計畫後,

我發現,我一開始連一本書一天都讀不完,後來變成了一天一本書在讀。

就差在學習習慣,以及已熟悉如何學習的差別,

學習會複利,

我們的中文能力也是在複利下學習出來的,

英文應該也是如此,

 

就是不斷的去熟悉英文,最後英文對你來講也不吃力的時候,學英文就快了。

利用小孩的教材來學英文,反而是最好吸收與累積,等累積足夠了,就可以再不斷的加強,

不斷的加強與習慣後,定時定額,最後三年後,或兩年,也是能夠熟悉英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匿名的引路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