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連看了連續劇《曹操》、《朱元璋》、《隋唐演義》

都是經歷一個朝代的衰敗,出現各義軍,這些義軍,反抗現在的朝庭,並且在反抗的過程中,互相併吞彼此,

原先的用意可能是為了反對現在朝庭,但隨著朝庭越來越勢微之後,他們開始展現了野心,統一天下的野心 

想成為新的皇帝。

這或許是野心家的路線,

但能夠統一天下的,只會有一個,會同時存在N個皇帝,N年的,我覺得沒幾個,也可能沒有。

贏家或許只有一個,就看誰展現了失敗的敗相。

敗相,通常是在愚笨或則不仁不義的領導者之上,

當領導者愚笨、當領導者不仁、當領導者不義,就是敗相的開始。

遲早會被正義之師給併吞下來。

 

最後勝者,為仁者、智者、勇者。

一個領導者,要有愛,願意照顧百姓,

一個領導者,要有智,能夠以小擊大,做對決策、做事有效率、能夠謀略,知己知彼。

一個領導者,要有勇氣,能夠面對困難而不退縮。

 

而我在想的事,當一個朝代建立起來之後,如何讓後世懷念,而且給予一個非常好的評價,

這個評價,如同比目前年代還好,也就是感覺人民開開心心的,快快樂樂,安居樂業的,

有這樣的時代存在嗎?那個時代對當時的管理者,各個愛戴君王,而人們沒有不快樂的嗎?

 

是否存在,

不知道

但我們可以從盛世,的觀點去想事情,

為何會稱為盛世,而盛世時的當時皇上又是誰?又是哪個宰相輔佐呢?

 

Google 一下會有

周代的「成康之治」

漢代的「文景之治」到「漢武盛世」

唐代從「貞觀之治」到開元、天寶時的盛世

清代的「康乾盛世」

明代「仁宣之治」

 

周代,周文王是一個懂易的人,當時有姜太公輔佐

漢代,劉邦,是一個懂得用人才的人,雖然漢代的文景之治是他的子孫,用的是法家的黃老思想,有眾多特殊的人協助,真是天命呀,有特別的馬良與韓信。

唐代,唐太宗李世民是一個很特別的人,

清代,我就不熟了,

明代,朱元璋也很神,有劉伯溫輔佐。

 

歷史上神級的軍師有,姜子牙、劉伯溫、諸葛亮,司馬懿,都能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依現在來看,就是懂天體運行,預知未來、吸引力法則、宇宙法則之類的

而能行天道的人,劉邦、李世民、姬昌、朱元璋,這些人都擁有被人擁戴且眾多能臣協助的人,底下只能說文臣、武將眾多。

 

那我們來看一下,盛世之時,他們到底用了哪些政策,才能使該時代稱為盛世呢?

成康之治:

成王遵從周公之教誨及政策,加上召公奭的輔助,天下太平,社會安定。

成康時期,社會繁榮,經濟發達

 

「文景之治」

漢初,社會經濟薄弱,朝廷推崇黃老治術,採取「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

文帝生活也十分節儉,宮室內車騎衣服沒有增添,衣不曳地,帷帳不施文繡,更下詔禁止郡國貢獻奇珍異物。

國家的開支有所節制,貴族官僚不敢奢侈無度,從而減輕了人民的負擔。這就是休養生息的政策。

景帝崇尚黃老之說,減少刑罰,減少賦稅,興修水利,提倡農業,要求人心不服的案子進行重審,以免冤獄發生。百姓在和平穩定的環境下創造了大量財富,其間百姓富裕,豐衣足食,安居樂業,天下太平安樂。

 

貞觀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能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廣開言路,虛心納諫,重用魏徵等諍臣;並採取了一些以農為本、厲行節約、休養生息、文教復興、完善科舉制度等政策,使得社會出現了安定的局面;當時並大力平定外患,並尊重邊族風俗,穩固邊疆。

留心吏治,選賢任能,從諫如流。他唯才是舉,不計出身,不問恩怨。

魏徵當過道士,原是太子李建成舊臣,曾議請謀殺太宗;尉遲恭做過鐵匠,又是降將,但都受到重用。太宗鼓勵臣下直諫,魏徵前後諫事二百餘件,直陳其過,太宗多克己接納,或擇善而從。魏徵死後,太宗傷心地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魏徵逝,朕亡一鏡矣。」

太宗在經濟上特別關注農業生產,實行均田制租庸調制,「去奢省費,輕徭薄賦」,使人民衣食有餘,安居樂業。在文化方面,則大力獎勵學術,組織文士大修諸經正義和史籍;在長安設國子監,鼓勵四方君長遣子弟到來留學。

 

康乾盛世

康雍乾三代帝王勵精圖治,事必躬親,提高經濟實力,加強中央集權統治,自康熙開始採取了獎勵墾荒、更名田、興修水利、禁止圈地、捐免田賦及改革賦役等措施,促進了農業手工業的發展和商業的繁榮[

清朝的國力達到鼎盛,局勢較為穩定,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國家財富有所積累,國防力量也相對強大,整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上都處於上升狀態,

 

會感覺到,

一、重視道家思想,我認為就是重視宇宙法則、神秘學的理論

二、節儉,不亂花錢,節約

三、重視人才

四、重視農業

五、重視學術

六、很少對外發動戰爭

七、盡量稅賦不要太重

一個越來越強盛的國家,必然是一個節儉、少動干戈、對百姓寬容、鼓勵生產、鼓勵學習、把人擺對地方、懂得神秘學。

一個人越來越好,我想就是僕實、節儉、花的不多,多學習、多做事,不奢華,以和為貴,我想這就是個人富裕之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匿名的引路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