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寫這篇「強迫症」呢?

心裡突然有一個想寫的東西,一直想到我一直攝影外拍後,有個同事說,你幹嘛要這麼累,你有強迫症是不是?

 

我有強迫症嗎?

感覺有,我幹嘛要這麼累,一個月只有八天假日,八天我都出去拍照。

為什麼我會排滿滿的八天。

我就是想要拍呀,那就是這個「想要」引領我一直拍下去。

有哪些「想要」的事,很多都是機不可失,所以不管怎樣都要參加,如「婚紗外拍」、「心之芳庭」、「新社古堡」之類的特殊主題,一年要等一次,那你不拍嗎?當然拍啦。

當這種發生的機率為百年難得一次,不管怎樣都會參加,管你假日根本沒時間,你也會湊出時間。

再來就是「約拍」,因為越晚約就越沒機會,所以也要硬著頭皮給他上了。

就這樣搞到自己很累,但說實在的時間過了,你也不覺得叫累,你會很開心的把自己的時間全部填滿。

 

這是怎樣的「強迫症」,做自己喜歡的事的「強迫症」

當人生有某種目標存在,你會很想做這些事,不斷的填滿時間去處理這些事情,

那種強迫症,我覺得是好的,

曾也有幾個成功人士(或知名人士),也是滿強迫自己的呀(外人的眼光下,應該是滿強迫自己的)

但在自己的想法下,有非做不可的事,不斷的壓縮與趕進度,以完成某件自己認為使命的事物。

 

我就在想,怎樣會促使我們有這種強迫自己去完成某件事情的動機還是情緒呢?(如果他是一種情緒)

這種動機或則情緒,會產生強大的意志力,即使體力不堪負苛,如同超級賽亞人,超越了極限。

 

在現在衣食不缺的情況下,還有什麼會讓你拼命三郎式的朝目標衝,不停止呢?

以前是考試,段考(為了獲取某種成績),比賽(為了某種榮譽),宣傳教意(完成什麼宇宙使命來著)

 

這時我提一下「法格行為模式」,行為是如何被完成的,行為=動機*能力*觸發。

參加外拍的行為 = (想拍特定的人、事、物、地點) * (有時間) * (看到活動訊息)

那時候,有還真的被疲勞轟炸,一堆吸引人的訊息一時間一直出現在眼前,管他有多遠、有多早,自己想盡了辦法處理一堆的困難。(搭火車、計程車、高鐵、便車)

 

如果將這一系列的過程,抽出公式,或抽出元素,套用在各個方面呢?會變成怎樣不一樣的結果。

我是因攝影的興趣,而發現這一連串的原因。

那如果我將他套用在其它興趣,或想學習的事物上呢?

 

何時我們會強迫自己去完成自己不想完成的事,

學校的課業,怕被二一(恐懼)

公司的任務,怕被解雇(恐懼)

取得證照、取得面試機會、取得有的沒有的(利益、慾望)

 

自己不想完成的事,可能來自恐懼、利益、慾望。

人的原始本能是生存,也是恐懼促使人有危機意識。

但另一種促使行為,是慾望、興趣、想要做的事。

 

我都估且論這些為「動機」,尋找動機,就有可能幫助你,做些事物出來(完成行為)

 

有完成行為的動機、能力與觸發後,

再來是行為完成後得到的效益吧。

三種元素與行為都達成了,但效益如何?

 

這時候做不想要做的事的效益應該是最差的,因為他只是應付了事就好了,暫時性的。

做自己想要做的事的效益應該是最好的,因為他是自發性的,而且想做得更好。

 

再來是行為的頻率

依我一個月八次拍攝的情況下,六個月來50場外拍。

整個世界就像趕進度一樣,我似乎半年內,成了很會攝影的人~

也因為攝影也到處跑,變成,其實也開始很會搭火車、公司、客運之類的。

 

再我看來,興趣技能的養成可能變成會是「頻率」*「行為」 = 「頻率」* 「動機」* 「能力」 *「觸發」

或許就可以變成「行為」* 「次數」,也就是觸發次數

不斷的觸發行為,就能加快你養成或培養出獨特的能力。

 

突然覺得我過去教育,有點太散亂了,一次培養太多東西,反而無法在短時間養成一個東西,時間一但拖長,其實,也會慢慢把培養好的東西遺忘。(如果沒興趣,那就更不用說了,遺忘的徹底)

當我拍攝次數增加後,從1~50,我就想,一個技能、一個東西,或許跟次數有關,而不是跟時間有關。

有人可以學半年的東西,但可能次數呢?每個禮拜一次,那你所謂的學半年的東西,可能也只是,24次而已,如果說,才一個月一次、兩次,我覺得那就更不用說,學的不是算專精。

學不學的會一個東西,跟學習的次數或練習的次數有關。

 

在拍照拍了N次後,覺得拍了幾百場,不變達人真的也困難。

所以所謂的達人,可能就是接觸這方面頻率過於頻繁之人。

我們工作年資,為什麼值錢,就是因為上班都在碰同樣的東西,碰了八年、十年,且相關領域都能耳熟能響了,你說不精嗎?為什麼要資深工程師呢?就是這個原因吧。

 

如果我們要跨入另一個領域的方法又是什麼呢?就是增加頻率,短時間不斷的練習,累積次數。

及找到跨入這領域你的動機是什麼?動機跟心理因素有關,他跟靈魂有關、心理有關,能力就體力,觸發是感官,但動機更深層,若沒這深層的動機

人很難被Push的,

 

以前我還有想過要成為工程師、主管,或名人,成功人士,高手,

所以不斷的推自己往前,(這就是強迫症吧)

但很常聽到的,當興趣變成了工作,就不再是興趣了的時候,

工作讓人煩,讓人不喜歡,導致原有的興趣與動機被打消掉了,不再有推動自己成為高手的慾望,漸漸的,

停滯不前,得過且過,每天接觸一樣的東西,但不想成長。

 

好吧,看來公式又得改變

 

成為達人會是

「行為」*「頻率」*「成長」

 

如果一直做一樣的事,頻率是達成了,行為是達成了,但為什麼十年做一樣事情的人,只是熟了,但某方面,只能做一樣的事,而不能成為某一方面領域的高手。

因為熟度有了,廣度沒有,深度也不夠。

少了廣展世界的範圍,只留在一個小區塊裡,

那無法讓你成為達人。

 

要強迫症到,一個區塊學完之後,學第二個區塊,開始不斷擴增範圍,才能成為達人級的人物。

 

大家都有想成為「達人」的想法,但行動怎麼行動,

只是想想,沒有用,只是做,卻做的亂七八糟。

 

耐心、毅力我覺得必要,

一個小區塊先學好「行為一次,二次,直到熟悉了」,再進入第二區塊,接著第三區塊。

完成多少區塊的熟悉度之後,應該就是達人。

 

講完後,我都對自己有莫名的信心。

 

因為我一開始寫的是網頁、後來寫的是常註程式,再來寫的是APP,再來學攝影。

Web、Backend、APP、攝影

還有公司要我們也當行銷、產品、企劃,

也不知不覺,碰多就熟了。

瞬間也不知不覺得累積了不少覺得自己感覺不會的技能。

 

要學一個東西,可能要帶有目的,你要賺錢也好,你的興趣也好。

碰的次數最好短期越多越好,(我是不知道要多少才好,可以像我六個月外拍50場這樣,就學會攝影了,六個月學會一項技能,不是挺好的嗎?)

可能別對自己沒信心,

我之前可能就是太沒信心了,

以為自己不行走「靈性領域」,以為要懂得要很多才行。

是要懂很多,但你可以培養懂很多的能力

 

一個月,依次數30天,上、下午一次的話,就有60次的經驗值 ,依據你動機有多深,你就完成的次數有多少次。

一個月培養一種概念,當然知識要怎麼培養。

多學習讀完寫筆記。

 

在我讀「成長駭客」,因為公司要報告,我要打簡報,要報告。

就這樣,一章一章的打出簡報後。

發現這應該會是一個學習知識的方法(因為也沒得練習)

而靈性知識,大多都是知識概念的東西。你要怎麼玩呢?當然就是打簡報,說給人們聽,

剛剛想到的,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寫文章。

寫書、寫小說、寫個案記錄、寫生活心得、寫實際練習(心態改變後,外在世界的變化,遇到事用不同的觀念看法)

另外又想到,就是,寫噗浪,我以前滿常幹的,

在於很多人不願意說出來,說給人們聽也好,可能打FB,但碰東碰西,也碰寫部落格,那就寫噗浪給自己吧,寫自己的筆記。

但由於沒有社交互動,沒有成就感,至自己的筆記給自己看時,總覺得少了些什麼,

就是你不會再翻回到以前的地方(或許)

如果是社交FB的話,或許你會有「讚」、「互動」、「留言」、「回應」,使得自己多少會有回憶一下的狀況。

 

就變成,要成為達人,還能靠達人為生可能會是

「頻率」*「行為」*「成長」*「信心」

 

如果當初有一個簡單的頭腦。

就是去想辦法增加這方面的信心。

 

就是多看書籍、多整理歸納、多協助他人、試著找機會、多培養個案練習。

好吧,哪來的個案可以練習,

這真的就是好問題,一就是口耳相傳,由朋友介紹,二是曝光機會,內容行銷,部落格、案例分享、心得分享。

 

想起了「與神對話」書,常常自問自答

然後,不斷的重複內容,一直出現,

其實透過這些不斷的重複內容,你會熟記某些東西、知識,直到你熟透為止。

但生活知識與心法,在現實生活中,應用,則是要實例演練,

偏偏或許這是最難的,因為情緒不受控的人很多,被激刺到、敏感,而導致情緒不穩的狀況,當初提到的知識、心法,

在那瞬間,深層的記憶直接起來,浮在你的知識上層,我想就會瞬間失憶(忘記那些知識)

就知道為什麼潛意識力量這麼強大,不去熟悉這些潛意識的東西,

因為我實在碰熟了這些潛意識東西(當然我人生就被這些潛意識東西害的很慘囉,直到我熟透他們了,就可以清掉他們,我會知道他們的存在,但他們浮上來,就被我處理掉了,應對進退,已經是熟練了)

 

 

在來

我還是講,要怎麼成為達人,

動機是什麼。

我剛剛想到的,我要學一個東西,

若沒特別目的,我真的也是很懶得動(我想懶,就是因為沒有特別目的,所以懶才有變得很明顯)

因為有特別目的(我就是要報告呀,不然我就死定了),所以動機存在後,不斷的推自己做事(我要把書看完,我要每一篇都打文章)

湊東湊西,湊出了時間,寫完了一堆東西後,

終於……如期報告完,也得到了一個經驗值,就是我懂了什麼叫「成長駭客」

 

那,如果是屬於自己的生涯規劃呢?因為過去人們太習慣被Push,也就是透過考試、升學,Push自己前進,但這些都很不願意的,很容易就是不精益求精,只是混混應付應付。

如果自己有一些想法,要做,興趣真的是最好的方向。

但沒興趣,也可以有另一種,可能你興趣就是蒐集稱號,那就變成以蒐集稱號為導向。

可能像,我要成為「成長駭客」達人之類的想法。

 

當有一個「成為」什麼的想法,開始一連串的,行為*頻率*成長*信心。做多做熟了,及達人指數(可能就是累積到某個量,就成了什麼達人,我想看博客來書,就有什麼黃金會員的,買多少書,就會有)

我想很多人都很有潛能力,連購買慾這種東西,就是你會累積多少金額為目標之類的。

黃金會員也是一例。

如果自己做自己的遊戲化過程的話,

成為自己的黃金會員。

你就會是黃金會員。

 

要成為達人,就要成為自己的達人,你就會是達人。

當你會想,我累積多少之後,我就會可能是達人(當然不要太離普,做一次,你就以為自己是達人之類的)

你只能衡量自己該累積到哪些程度

有些人,不常滿足,也就是覺得學得不夠多。

或則學很多,但很自滿的。

 

總之,成長這回事,沒有止盡,

但Push你前進,這是不變的。

 

努力找理由Push自己,若心滿意足可以自滿時,就等於成長不變了,人還是謙虛的好。

 

完(我又莫名奇妙打了一堆與標題不符的內容)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日記
    全站熱搜

    匿名的引路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