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從秦朝的歷史的電視劇開始看,

秦孝公 之於 商鞅

秦惠文王 之於 張儀

秦昭襄王 之於 范雖

秦莊襄王,只當了三天 

秦孝文王,只當了三年。

秦始皇 之於呂不韋與李斯。

 

秦朝算是有福氣 整個轉折點,或許是在秦孝公開始,推行商鞅變法後,秦國開始逐漸變強,有逐鹿中原之野心。

秦孝公是變法,

秦惠文王,滅了巴蜀、義渠、東出之策

秦昭囊王,漸弱了趙國的實力

換到秦始皇後,他的敵國,韓趙魏楚燕齊,皆開始變弱,也就是這六國的氣數已盡,才能讓秦始皇短短十年減掉了六國。

而秦朝經歷了這麼多高手中的高手的智囊團,商鞅、張儀、范雖、白起、王翦、呂不韋、李斯,

及其它水利工程的李冰與鄭國,讓他們擁有大量的糧食,為日後平六國擁有強大的後勤支援。

跟現代比的話,應該就是有多少資金的意思,沒有金流,就無法繼續下去。

 

歷史上的春秋戰國,不如像是治理國家的公司,有個大公司,

而且彼此競爭又彼此合作,為了各自的利益,也為了保護各自的國家,又要攻、又要盟,戰爭不斷,

但卻也擁有大量豐富的,治國管理之道、兵法、君王之道。

在這種環境之下,當王的,出生就是要經歷隨時會被滅國的可能性,

所以要當王,則需要學習許多的古聖賢書,需要請老師,每日講課,

 

古代,只要是貴族、王族,就會有老師,每天講為政、治國的一些道理,

看了贏駟之後,

秦昭襄王 有老師為 甘茂

而 秦始王有老師為 呂不韋與李斯。

秦始王的影片就有比較多的片段是,講課,而且每天都在讀書簡,秦昭襄王也不例外

許多的時候,君王的一生,就是在讀書、聽課、開會、決策、想國策

這是當上「君王」這個職業,會需要的學習,

在當上「君王」之前,不管是當公子或太子,都需要吸收為政的知識、為人的知識、為王的知識。

 

在當上王的時候,還不一定有王的樣子,而是需要有成王者的氣息,需要練習、學習,等待王者的範圍已達成,才能正式的掌權。

這一培養,可是要八年至十年以上的培養。

不然大權都落在,太后、相國身上。王上也只是一個無實權的王上。

 

在擁有權利之前,需要學習品性、知識、意志,才能避免玩火,權利一但下錯,會是一個影響很大的災難。

只有當有王者的風範之後,才配得上使用王上的權利。

 

在秦昭襄王與秦始王的早起執政時,都是沒什麼實權,畢竟年紀小,跟本無法使用任何的權利,那些位高權重的人,都幫王上做了決策,

 

一個好的老闆,或主管都是一樣的,不能太早擁有權利,

主管,則會有儲備幹部,老闆,就麻煩些了,許多當老闆的應該不會先去學個企管、管理學之類的,

而可能是找個能幹的,隨便放手讓他指揮,但又會想要管一些小事,來證明是個老闆,結果搞到員工怒氣很深。

也可能老闆任用了錯誤的主管,結果也是把整個公司稿的亂七八糟。

也可能老闆自己就是從員工升上來的,但因為沒有學會了王者的氣度與風範,還在把自己當武將看待,

只會整天想著作戰,卻不懂得有策略的作戰,

不懂得儲備糧草,也不懂得養食客、門客、也不懂得找軍師。

這是從小就培養武力,好武,卻不好文,作戰只想親臨戰場,卻忘記自己是個王,王則是在後面指揮大軍的人,

畢竟王的身份尊貴,不能隨便的戰死沙場,一死了,對整個國家的政治狀況就會擺蕩,甚至會有反叛的狀況發生,敵軍也會趁機攻入

 

做王的,就是要懂得用人,也要懂得用腦,武力反而是其次,沒這麼重要。

 

在歷史中,有對王的一個解釋,

上古造字,王字三橫一豎,三橫乃天地人,一豎參通天地人者,謂之王。

 

而來到了現代,

就是讀書、參與討論會、分享會、讀書會、學習、思考、交流、上學、補習班、自學、工作、開會、討論、Podcast、影片、電影、線上教學、家教、

 

那些出生為王族之家的人,就會有,你將來就是要當王上,你就是要學著如何當王上,

為何要當王上,因為你要統一天下,

 

那時候的戰國,因為是分裂的,因此,當然當王上以統一天下為目的。

 

後來的秦始皇統一了天下之後,麻煩了,又因為管理各地的問題,而導致又再次的戰爭,

有了陳勝、項羽、劉邦等人的出現,

以「推翻暴秦」為出發點,

 

劉邦推翻了暴秦,這時覺得許多分裂之後,與各軍互打之後,統一天下,變成創國之前,的一個重要目標,

等到統一天下、創國之後,重要的目的,就變成如何讓百姓過的安居樂業,治理國家、內政為主,

隨著每一代,都有不同的目的,創業也是如此,一開始就是要能做出產品,獲利,

但獲利之後呢?

 

每個國家統一了天下之後,開始建立起制度、開始為民生著想,

但如果事情都被上一代人都做完,這時候的王上,會要做什麼

大概應該就是生下一代出來,教育王儲、到處玩、

之後,大概就是貪圖玩樂,

也就會開始走下坡,

出生在王族,卻不知道要怎麼定國策的,就變成只享受王族的權力,卻不懂得用權力利益他人。

 

秦朝到漢朝,

大家都有前車之鑑,

因為周天之,封地、封諸侯國,又導致這些各自的諸侯國能有自己的軍隊,也自成了一個國家,便開始互相戰鬥

為了避免戰事不斷的發生,

劉邦只提了,不許非劉氏的人為王

以為自己同樣劉姓的人就不會互相打起來,結果還是打起來

每想到三國時代,也不是跟你是否為王或不為王,是兵權問題,

就出現了曹操、袁紹、董卓、孫權、劉備、。。。。各自擁兵為重,

可能又是哪個政策上的問題,只是當個××牧,擁有兵權,可自行招兵,

那天子的國還是地是在哪?還要曹操給他建皇宮住

變成天子早無實權,實權都在曹操身上。不像秦朝的王上都還可以下達命令,

漢朝最後的天子就變得沒啥可以指揮的能力。各區可以各自擁兵,還真不會聽天子的話,也無需上繳兵力,

 

在引董卓入關之後,就是大亂,開始各自以義軍的方式討伐董卓之後,

漢室在那時候就無實權了,當有了義軍的開始,當有軍權的人在天子之上時,就好像天子就只是個擺著好看的花瓶而已。

只要兩邊鬥爭未結束,各自就可以擁兵,

就算董卓死了之後,就換成他的部下,

就算董卓們的部下死了、還會有人以討伐其它軍隊為義舉,攻占其它城池。

以太守為單位,反而太守就等於一個獨立的國家

可能太守世襲制的問題,就跟封地、封國沒什麼兩樣。

各自地區的權利,非國家所有,而是被國家分出去的,無法在任意的變更

當各自可以各自收錢、各自養兵,

軍隊不再由國家管理。

 

一到曹操,讓將士們只聽他的,而各其它軍隊,也都只聽他們的主公,還有誰聽天子的呢?感覺就是沒了。

天子無權說,誰去打誰了,只有假意的封牧、封稱號,都算是封好玩的。

 

直到曹丕統一了所有土地,消滅了不屬於自己管轄的兵權後,三國統一了。

後面又出現了分裂

直到了隋朝,隋朝又因暴政,又導致各地義軍反抗,又以義軍之名,又開始各自佔領土地與軍隊

 

其它當有了各自佔領土地與軍隊的狀況發生,所謂的王上、或皇上的實權,就等於是被分割的 。

再來就到唐、宋、元、明,各朝代,後來應該都比較集權的兵力或土地由自己決定誰前往任命,而原官員,由國家調派。

只有在人民受不了的時候,又搞出了義軍,又佔山為王,又佔地為王

然後再以替天行道的大旗,或平亂為目的。

 

到這樣義軍四起時,就跟自己為自己封國封地沒什麼兩樣了。

到了現代,國家這個概念,內部也開始沒有內戰了。各自的國家都開始以賺錢為目的。

也再也沒有以僅略他人土地為目的,

也因為變成了現在的國家與國家的旅遊概念,合作、公司之類的。

現在反而以國家為單位去侵略他國的事,已經不存在了,

現在沒有國家會想無聊發動戰爭。

只有開始了奇怪的選舉戰,只靠舌頭來打天下,算是越來越嘴泡的世界了。

 

累了,不說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匿名的引路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